学校老师培训计划及方案
做方案前一定要想清楚,方案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清晰了,方案的价值才更容易突显。怎么写好学校老师培训计划及方案?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学校老师培训计划及方案,方便大家学习。
学校老师培训计划及方案篇1
一、培训目标:
有针对性的开展校本培训,开展“高效课堂模式”研究,开展好校本项目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争创东宝区学习型学校,打造一支科研型、学习型和学者型的教师团队,促进教师均衡发展,使我校教育事业向全面、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二、领导小组及培训对象: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培训对象: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
1、进一步开展“班班通”应用技术培训,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班班通”应用技术,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2、结合“比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模式”研究,开展好校本项目“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培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在“高效课堂模式”研究上有所作为。
3、结合“访万家”活动,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开展关爱特殊群体学生话题讨论活动,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4、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使全体教师熟练掌握远程资源应用的操作和运用,能开展推荐平台的话题发布及讨论活动。
5、利用网络平台“教育博客”“论坛平台”打造新型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6、组织和督促教师参与并顺利完成“国培计划”。
7、组织教师认真有效的开展周工作反思活动。
8、建立好“学校资源库”,指导教师会用和用好资源库,并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四、组织与管理
1、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的方式。
2、“班班通”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在微机室举行,由远教室、教科室负责落实具体的培训内容,聘请培训主讲教师;“高效课堂模式理论”研究由教导处和教科室组织实施;自主研修由各教师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按进度进行。
3、由德育室、安全室、教导处、教科室联合开展期末检查评比,并做好各类文字、网络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五、培训效果的评价
1、学习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好笔记,记录自己的心得感受,提出疑问。
2、利用网络平台查实绩,按要求完成教育博客撰写任务、积极参与话题发布和话题讨论活动。
3、根据教师的参与程度、教师完成工作情况及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与绩效工资发放挂钩。
学校老师培训计划及方案篇2
一、发展定位
新教师是校外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未来希望,为了促使新教师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校外教育岗位的基本要求,实现师德、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对校外教育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意义
以创建教师专业发展校外教育为契机,针对新教师可塑性强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方位的培训,全面提高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实践为基础,积极探索开展创造性的培训模式,以满足新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有效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培训对象
工作年限二年以内的校外教师。
四、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全面提高新教师的职业道德、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和身心素质,发展专业思想,培养敬业精神,使其形成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前沿的学科知识;
2、通过培训,增强新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思、探究和创新的能力,使其初步掌握信息技术及科研的基本技能、方法与技巧,具有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独立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加速其专业化成长;
3、通过培训,引导新教师了解校外教育的办学理念、工作特点,树立热爱教育、热爱校外教育、热爱校外教育机构、热爱学生的理想,确立为教育事业终身奋斗的思想。
4、通过培训,激活新教师主动学习的愿望,积极参与培训和实践活动,初步形成赏识他人、合作沟通、分享经验的意识,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五、培训内容及形式
新教师培训分为市区级培训和宫本培训两部分,市区级培训由市区级校外教育研究室统一组织,每年针对新教师的专业等开展定期培训;宫本培训则由新教师所在校外教育单位组织,其中一年为辅导执行期,一年为跟踪发展期;培训内容包括师德师风、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校外活动方案的编写、新课程标准、现代信息技术等。主要以导师制、集中培训和自学自练等培训形式开展。
1、导师制
由校外教育为新教师指定一名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双方组合后,指导期为一年。导师按照宫本培训的有关规定,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教学实践指导、开展研讨、撰写论文等形式,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培训的总课时为50课时,时间为期一年。
2、集中培训
新教师所在校外教育单位自行组织开展各类岗位集中培训,如开展专题讲座和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观摩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小组活动实况等,使新教师尽快了解、掌握小组活动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熟悉小组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和要求。
3、自学自练
新教师要积极参加市区校外教育研究室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阅读4本以上的教育理论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在读书交流会上分享读书心得。
六、职责与要求
(一)对校外教育单位的要求
1、校外教育单位要高度重视对新教师的培训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新教师培训工作,根据校外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制定新教师总体培训计划,对新教师进行岗位集中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严格管理、规范考勤,使新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工作,以保证新教师的培训工作顺利实施。
2、校外教育单位要精心挑选事业心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理论水平较高、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教师进行师徒结对,指导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明确职责,并制定出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
3、校外教育单位教研室负责制定学科新任教师年度培训计划;负责师徒结对活动的督促和检查;随时了解新教师参加市区级、宫本培训的情况,作为考核新教师的依据;定期考核验收培训结果及培训档案,组织新教师小组活动教学技能研究活动,跟踪点评新教师的小组活动。
4、建立新教师成长记录袋及培训档案。校外教育单位要为每位新教师建立新任教师成长记录袋,记录新教师接受培训指导的过程性材料和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变化成长的案例材料。
5、创设新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引导新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探索适合青少年和本专业的教学方法,提高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6、为新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要求新教师每学期在本单位内或专业教研组内至少上两节小组活动研讨课,并组织本专业教研组教师进行研讨和反思。
(二)对新教师的要求
1、遵纪守法,恪守师德,按时参加校外教育系统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校外教育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发挥主人翁意识。
2、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本专业领域,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自我发展规划,分析自身素质和专业特长,明确教学研究方向,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措施。快速适应校外教育的工作节奏,适应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变化,努力提升自己的施教能力,挖掘教书育人、创造佳绩的潜能。
3、认真备活动,倡导“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高效的新型备课方式,撰写活动方案必须完整、有效。
4、认真开展小组活动教学,善于借鉴导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设计,做到师生互动,促进活动实效。每次小组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后记。
5、虚心向导师请教,取长补短,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单元,并有详细的听课记录。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业务培训,博览群书,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勤于动笔记录教育小故事,积累自己的教学感受;坚持信息技术在小组活动教学各环节的运用,苦练教师基本功。
(三)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指导教师要本着对校外教育发展负责、对新教师成长负责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市区校外教育研究室和宫本培训对新教师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全面的指导和督促工作。每学期听新教师课10单元以上,听完课后要随时点评。
2、做好示范和引路的作用。为新教师制定出一年结对帮带的整体规划。每学期初,要确定好本学期培养目标,并制订出具体的培养计划。培养过程要有阶段性跟踪记录。每学期结束前,要认真分析工作得失,写出本学期培养总结。辅导过程中要注重共性,尊重个性,让新教师发展成为风格独特的青年教师。
3、了解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要求,尽力帮助解决,指导新教师加强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的科研。如:提供学习资料、让新教师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指导撰写和修改论文等。
4、指导教师不仅要在工作学习上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同时在生活上也应该多关心新教师,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七、考核与评估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核评估:
(一)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方面
主要考核新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履行职业要求、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遵守校外教育规章制度表现等方面。由校外教育单位考评小组根据指导教师提供的情况和检查指导所掌握的情况,于培训期结束后进行综合评价。
(二)学习和培训方面
主要考核新教师参加市区、宫本培训和学习,以及教研活动情况;每学期参加各专业教研组内的研讨课和宫内汇报课;每学期听评课情况;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学习体会;每学期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或活动总结等方面,由校外教育考评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育教学方面
主要考核新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成效;小组活动教学能力和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能力,以及德育工作能力;小组活动教学计划、活动方案和教学效果等,由校外教育考评小组进行综合评价。
学年度末,校外教育单位将实事求是地根据多方面情况,对每一名新教师分别做出综合鉴定。
八、组织与管理
由市区校外教育研究室具体负责老教师带教新教师的组织管理工作,校外教育单位教研室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一)成立宫级指导小组,指派专人负责处理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制订协议书、经费制度、档案制度和奖励制度等,对培训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措施进行明确的规定。
(二)邀请市区专、兼职教研员和名优教师,负责对新教师的宫本培训进行指导和评估。区校外教育研究室将对培养过程的每个阶段实施过程评价,督促师徒落实责任,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新教师的小组活动教学及老教师的指导情况。
(三)培训结束时,组织“优秀对子”的评比,对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培训结束后,总结成果。一方面组织新教师参加校外教育系统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另一方面,收集优秀活动案例、教案及论文,并编辑成书,形成系统的培训资料。
学校老师培训计划及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努力提高新教师师德水平,以抓新教师基本功训练为重点,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通过自学、讲座、报告、指导、检查等手段,促进新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学科专业素质和教育专业素质快速提高。
二、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加强新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增强新教师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和为人师表的自觉性。
2、通过培训,让新教师能初步熟悉教育教学工作,掌握教育教学常规、所教学科的教学技能以及基本的班级管理技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3、通过培训,引导新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规划职业生涯,激活新教师自主学习于主动反思的内在需求,促使新教师形成自我完善的意识,培养自我提升的能力,提高新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培训形式
坚持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专题讲座与合作研讨相结合,交流座谈与个体感悟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形式。
1、集中培训:请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主题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教师教学常规要求、政策法规与师德建设等。
2、导师制:由学校为新教师指定一名骨干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双方组合后,签订协议书,指导期为一年。导师按照关于新教师培训的有关规定,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教学实践指导、开展研讨、撰写论文等形式,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
3、自学自练:新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阅
读2本以上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在读书交流会上分享心得。
四、培训内容
1、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角色意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
2、教育教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育教学艺术、教学组织能力、科研基础理论等。
3、专业技能:学习所教学科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
4、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能力、学生管理能力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班级管理常规、日常德育要求等等。
五、培训要求
作为新上岗的教师必须:
1、遵纪守法,恪守师德,按时参加各种政治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2、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自我发展规划,分析自身素质和专业特长,明确教学研究方向,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措施,努力提升自己的施教能力,挖掘教书育人、创造佳绩的潜能。
3、认真备课,倡导“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这种高效的新型备课方式,撰写教案必须有完整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及课后反思。
4、认真上课,善于借鉴导师的课堂技巧和教学设计,做到师生互动,促进课堂实效。上完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后记。
5、虚心学习其他老师的课堂教学,取长补短,虚心向导师请教。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业务培训,博览群书,积累自己的教学感受。
六、培训安排
(一)岗前培训
为使新聘教师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每学年开学前对新教师进行岗前集中培训。具体安排由教务科制定,由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进行负责。主要内容为: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科课程标准、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学校考核方案、课堂教学评价、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等等。
(二)岗位培训
在岗前培训的基础上,将对新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岗位培训。第一学期侧重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新课程理念、现代教育理论、教师的基本素质、班主任工作艺术、教学论文撰写、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学科知识专题辅导,每月集中培训一次。主题包括新时期教师的基本素质、教与学的心理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国外教育见闻、课程改革的基本原理、教育科研与论文撰写等。第二学期培训的重点是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学科基地为培训载体,聘请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新教师的指导教师,作为新教师的师傅。每个月定期开展培训,有指导教师的示范课,也有新教师的研讨课,并在课后及时进行研讨交流。指导教师要本着对学校发展负责、对新教师成长负责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新教师培训的具体要求,认真做好全面的指导和督促工作。学期初,要确定好本学期培养目标,并制订出具体的培养计划,培养过程要有阶段性跟踪记录,学期结束前,要认真分析工作得失,写出本学期培养总结。了解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和要求,尽力帮助解决,指导新教师加强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的科研,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
根据不同学科的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尝试教学设计;坚持每天听带教老师1—2节课,做好听课笔记和听课反思工作;新教师们参加教研组、备课组各类活动,在学科层面尽快融入到学校工作中,在业务上尽快成长,希望他们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早日成为学校的栋梁之材。
七、培养过程
加强教育教学常规培训。新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贯彻执行“5个一”:
1、每一节课备课教案给指导教师审核修改。
2、新教师每节课记录一次教学心得和反思。
3、每一周指导教师和新教师至少互听1节课,
4、新教师每月撰写一篇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或学科教学杂志的读书笔记。
5、新教师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每一学期开一节教学汇报课。
加强新班主任实务培训。新班主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贯彻执行“5个一”:
1、指导教师每周告知新班主任一周的班级日常管理内容和德育要求。
2、指导教师每一周初审核修改新班主任德育三课教案——班会课、午会课、专题教育课。
3、新教师每天认真记好工作日记,每月月底上交检查。
4、师徒每一月共同参加班主任例会,解读、研讨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5、新班主任每一学期末总结归纳班级管理经验得失,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
八、考核管理
1、学校加强对师徒活动的管理,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或深入师徒中了解情况。
2、建立新教师培养档案,认真做好活动的各项记录。
3、每学期末,对新教师进行量化考核。考核合格的新教师可以转正,考核不合格的教师需延长一年试用期,参加下一年组织开展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两年不合格,则缓聘或辞退。
九、组织管理
教务科具体负责新教师的组织管理工作,指派专人负责培训,对培训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措施进行明确的规定。新教师所在部负责老教师带新教师的具体实施工作,要精心挑选事业心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理论水平较高、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教师进行师徒结对,指导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为新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要求新教师每学期在校内或教研组内至少上两节教学研讨课,并组织本教研组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和反思,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
培训结束后,总结成果。一方面组织新教师上汇报课(制作课件)并说课,对新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另一方面,收集优秀课例、教案及论文,并编辑成册,形成系统的培训资料。
学校老师培训计划及方案篇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有爱心、有良好道德修养,专业基础扎实、具备系统的特殊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特殊教育教师,在各类特殊教育机构从事特殊儿童教育、训练、康复服务及相关研究工作。
二、人才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特殊教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特殊教育教学与康复的基本训练和从事特殊教育研究的训练,有能力从事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与康复工作。
1.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热爱特殊教育事业,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求实创新的精神;
2.系统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具备较强的教育反思能力。
3.系统掌握特殊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特殊教育学科发展的趋势,熟悉我国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具备独立从事特殊儿童的诊断、鉴定、咨询、教育、训练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5.会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6.具有初步阅读、翻译专业外语资料的能力;具有初步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的能力。
三、培养模式
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
第一学年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第二、三、四学年进行专业教育。第一学年夯实学生的基础,主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型等不同发展方向的个性化需求,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
四、时间安排
基本学制为4年,同时实行弹性学制(3~6年),允许提前1年毕业或延长毕业年限。经学校批准,学生可休学、勤工俭学,但在校学习时间(含休学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年。
基本学制(4学年)教育教学时间安排表(单位:__周):
五、毕业标准
1.毕业资格:思想政治合格,修完本专业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通过答辩,获得相应学分且所获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
2.授予学位:取得毕业资格,达到云南师范大学关于授予学士学位的规定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学校老师培训计划及方案篇5
在全体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结合我校实际为切实搞好这项培训工作,争取参训教师全部合格,现就本次计算机培训工作制定如下计划:
一、培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计算机已进入了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对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的变革等,越来越起着巨大的作用。为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时代的需要,在全体教师中进行计算机培训,普及计算机知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改革,实现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培育“四有新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对新世纪教育形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对象与目标要求
培训对象为45岁以下在职小学公民办教师。
所有在职教师达到如下目标要求: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文字处理软件操作技术,初步了解多媒体技术,能上网查询信息资料。
三、培训内容、地点及时间
1、培训内容:培训分理论学习和上机操作实习两个部分。
2、培训地点及时间:本次培训分两个组交叉进行,地点在中心小学微机室,学校领导认真抓好培训工作。
四、组织领导
这次计算机培训工作时间短,任务重,学校领导要加大工作力度,认真组织,保证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力争参训人员全部合格。
五、规定与要求
1、凡参加计算机培训的教师,经考试合格者,潍坊市教委颁发计算机培训合格证书,成绩记入业务档案,并登记继续教育学分,作为年度考核和教师聘任的条件之一。
2、认真搞好这次计算机培训的组织学习工作,保证培训时间和效果。
3、参训人员要建立学习笔记,辅导时间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做到不误课,出满勤,按时认真完成作业。
4、辅导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辅导计划,认真备课,靠好班。
学校老师培训计划及方案篇6
一、指导思想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时代赋于了体育学科工作者的责任,全面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教师队伍建设,对提高农村人口健康素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__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将以解决新时期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要求以及小学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全面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课外辅导训练能力、体育运动组织策划能力为重点,紧紧把握新课改精神实质,整体设计培训工作,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提高培训质量。为我校培养更多、更好、更新的优秀体育教师,为促进我校体育教育质量提高,增进学生健康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培训对象
教学体育课程的教师,教育事业充满热忱,特别是热爱体育教育,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善于钻研、勤于思考,乐于奉献和服务于本校体育教育,并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的体育骨干教师。
三、培训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遵循小学体育学科教师的成长规律,立足于小学体育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从本校的现实实际出发,以知识和能力培训为重点,使培训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素养、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体育教学创新能力,着力提高参训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水平。
具体表现在培训教师能够把握“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熟悉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掌握农村体育教师应具有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卫生常识、基本的技术技能、基本的教学方法、标准规范的动作示范、多媒体运用及课件制作、教育科研方法,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以适应农村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四、培训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和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规律以及上述培训目标,切合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实际,选择符合课改精神与健康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严密、有效地教学形式与方法。将主要开设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教材教法和课件制作、活动组织、体育教学研究等课程。
1.基础理论
内容:体育的功能、怎样上好体育课、健康的概念、运动的科学特性、体育的功能、心理、生理卫生常识、安全急救、应急方法、教案编写、团体操的编排
目标:通过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水平,了解正确的现代健康观和生命与体育的关系,掌握运动生理卫生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基本技能
内容:队列、队形变换、指挥口令、编操与示范
目标:通过基本体操学习,掌握正确的指挥口令,并运用口令自如的调动队形,掌握徒手操、器械操、韵律操、健美操的编操与示范方法。
3.基本技术
内容:跑、跳、投、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体操技巧、少儿韵律操、民族传统体育与游戏。
目标:通过基本技术学习,了解体育运动动作的基本结构,掌握动作技术要领,提高培训人员的身体协调性,使专项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4.教材教法
内容:田径、球类、体操、韵律操、游戏、舞蹈、身体素质练习、课件制作。
目标:通过教材教法学习,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特点和体育项目的教学内容,掌握术科教材教学方法和课件制作,以及自我保护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5.活动组织
内容:运动竞赛、课外活动、运动训练、体育人才培养与发掘
目标:通过小学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形式学习,培训人员能够根据学校条件、需求和学校特点组织开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体育活动,并能培养与发掘体育苗子,为我国体育运动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6.体育教学研究与科研
内容:科研程序、科研方法、计算机应用
目标:通过体育教学研究与科研的基本程序与方法学习,认识教学研究与科研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掌握教学研究与科研的基本方法,关注新课程中的热点、难点、重点和健康有关的问题,确立研究专题目标,以研促学,以学促改,以改促教,以教促健,使教学研究与科研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健康教育。
学校老师培训计划及方案篇7
为贯彻《__省教育厅关于落实__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__—20__)》精神,针对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全员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导向,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等活动为载体,面向教师,组织实施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教师,倾斜农村。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眼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农村教师作为政策的基点,在充分考虑农村教师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城镇和骨干教师需求,科学设定培训目标,采取适宜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全员培训的均衡发展。
——聚焦课堂,训练技能。以教师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围绕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需各项技能,运用学、练、评、改、考结合的方法,分学科开展训练,学以致用,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重心下移,校际联动。坚持校本研修为主、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为辅。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与实践研究,使教师任职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发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基地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采用“典型引路——成果推广——评价促进”方式和课题牵动方式,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共赢,变个体优势为资源共享,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发展。
——分类指导,评价跟进。充分考虑各学段、各层次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同要求,根据各自特点科学实施全员培训。指导工作应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分层分类,及时反馈,及时指导。通过建立“教师自我管理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全员培训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不断调控培训进程,确保全员培训任务的有效完成。
二、对象和目标
(一)对象
培训的对象是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区县教师培训、教研机构、特殊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等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
(二)目标
总目标:通过全员培训,使广大教师逐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基本具备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整体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稳步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班主任全员达到合格水平。
具体目标:
1.现有在岗中小学教师到20__年底前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
2.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100%的中小学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教学技能15%达到优秀;教师师德年终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3.20__年12月31日前,男不满55周岁、女不满50周岁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不少于50
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课程内容、培训方式和考核
(一)培训课程内容及五年学时、学分
按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
说明:本周期全体中小学教师完成240学时的培训;所列课程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后,每10学时记1学分,共计24学分。
(二)培训方式
以校本研修为主,以集中培训为辅,由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共同完成本周期的培训任务。
1.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包括: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1)自主学习
教师有计划地通过“自学——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培训方式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师教育融为一体。每个教师都要制定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的“个人发展目标”,并依据目标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2)同伴互助
教师以教研团队(教研组或其他学校内部的组织)为单位形成互助学习团队,在学校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每一位参训者的才智,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切磋、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合作式学习,或以校际联动的方式参与其他学校的教研活动,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3)专业引领
培训机构专兼职研修教师建立专业指导团队,提供专业引领菜单,采取讲座、现场培训(听评课)、现场指导、个性问题解答(电话或网络即时应答)、提供网络资源支持学习等形式进行专业引领,与教师共同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
2.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定位在问题指导上。要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根据教学需要,调研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设置专题辅导,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条件开展远程教育的培训机构,应通过实时远程教学,以视频、音频共享的方式进行远程实时专题辅导和交互研讨。
(三)考核
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培训单位培训即时考评加校本培训考查和达标验收制度,实行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考核分统一考核和校本考查两种形式,分年度进行。统一考核由各市(州)教师继续教育业务管理部门实施;校本考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实施。考核实行分级制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四个等级,作为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新技能的学习考核按照《__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另行下发)实施。
四、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指导、管理和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市、县、乡、校应健全各级工作机构,优化网络,精心组织,分级指导,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为活动载体,确保培训质量。
坚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院校主要负责人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中心学校和中小学校长在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制度,采取措施,建立机制,把制度落到实处,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二)优化业务指导
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分年度制定年度全员培训计划,确定年度培训专题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形式和考核要求,指导各市(州)开展年度专题学习活动,并对各地全员培训情况进行评估。
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整合高等院校、师训机构、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资源,建立校本培训指导团队,切实把校本培训抓紧抓实。
要积极开展关于远程、集中和校本培训的课题研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师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三)提高培训能力
加强培训者培训。继续实行培训者培训制度,省教育厅继续实施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省级培训,各市(州)要做好培训者市级培训和集体备课,切实提高培训者能力和水平。
建设培训精品课程。省教育厅根据年度培训专题,精选课程资源,下发课程资源推荐目录,各市(州)在推荐课程资源目录范围内,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自主选择。省教育厅将根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需要,组织力量积极开发符合地方特色和培训需要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
构建有效的校本指导网络。各校本培训基地要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的校本培训指导者队伍,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建立专兼结合的校本指导团队。
(四)继续实施继续教育证书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实施并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使用全省统一印制的《__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作为教师完成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任务的唯一有效凭证,由教师任职学校负责保管。
教师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且考核合格,由任职学校负责学分登记,建立本校教师继续教育档案,保存考核合格证明等原始材料。
学校老师培训计划及方案篇8
一、参加对象
我校所有的专任教师。
二、组织形式
在教师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教研组(村校)为单位集中实施。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明确,各村校有专人负责。
组长负责全镇的教育科研和常规校本教研工作的安排、调配、指导、督查和考核。并负责全镇教研资料的汇总,成果的收集、梳理、完善与推广、交流工作。
副组长负责所在片区的安排、指导、督查和考核工作。并完成资料的收集、成果的上报。
各成员具体负责所在教研组内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四、实施细则
为调动所有教师的参研积极性,注重研究过程,提高研究质量,特将参研对象划分为两个层次(管理层和专任教师层),将实施内容分为五个方面。
(一)管理层
1、中心校行政领导
⑴、听、评课。每学期正副校长25节,教导主任30节,教科室主任40节。
⑵、业务学习。除特殊情况,所有行政领导必须参加双周一次的业务学习,并接受所在教研组的考勤。一学期要完成学习笔记6000字。每次学习后要有心得体会。
⑶、经验论文。每学期要完成两篇,每篇论文不得少于1000字。
⑷、研究课。教导主任和教科室主任,每学期至少上两堂研究课(语文、数学各一堂)。对所授内容必须写出教学详案(教材分析、三维目标、重难点、学法与教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授课结束后,根据大家的意见,要写教后反思。
⑸、专题培训。每学期至少对所有教师或组内教师做一次专题培训,可以利用双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内容要有针对性,必须撰写详细的讲稿,结束后交学校存档。
2、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和所有教研组长
⑴、听、评课。每学期20节。要求:课堂上师生活动过程记录详细,至少要总结三点值得学习的地方、三点有待改进的建议。还要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
⑵、业务学习。利用双周的业务学习时间,一学期要完成学习笔记5000字。每次学习后要有心得体会。
⑶、经验论文。每学期要完成一篇,每篇论文不得少于1000字。
⑷、研究课。每学期至少上一堂研究课。授课前写出教学详案(教材分析、三维目标、重难点、学法与教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授课结束后,要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根据大家的意见,撰写教后反思。
⑸、专题培训。每学期至少对所有教师或组内教师做一次专题培训,可以利用双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内容要有针对性,必须撰写详细的讲稿,结束后交教研组存档。
(二)专任教师
1、中心校和基点校专任教师
⑴、听、评课。每学期10节。要求:课堂上师生活动过程记录详细,要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
⑵、业务学习。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一学期要完成学习笔记4000字。每次学习后要有不少于150字的心得体会。
⑶、经验论文。每学期要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手写稿)。
⑷、研究课和专题讲座。每位教师每学习至少上一堂研究课或作一次专题讲座。凡授课的教师必须在授课前两天写出教学详案(教材分析、三维目标、重难点、学法与教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交教研组长审批后才能开始上课。授课结束后,根据大家的意见,要写教后反思;凡作讲座的,专题由组内讨论决定,由作讲座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形成手写稿后交教研组长审定后实施。
2、村校专任教师
⑴、听、评课。每学期5节。要求:课堂上师生活动过程记录详细,要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
⑵、业务学习。坚持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一学期要完成学习笔记20__字。每次学习后要有不少于150字的心得体会。
⑶、经验论文。每学期要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手写稿)。
⑷、研究课。每位教师每学习至少上一堂研究课。凡授课的教师必须在授课前两天写出教学详案(教材分析、三维目标、重难点、学法与教法、教学过程、设计理念),交村校负责人审批后才能开始上课。
五、考核与奖惩
常规教学研究,是永无尽头的课题,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有力保证。学校将对此项工作纳入教师的期末和年度工作考核(占15%),并与评优选模、晋职挂钩(将教研实得分计入相应考核)。
(一)、经验论文在各级正式刊物上正式发表或参加各级评比获奖,给予相应奖励。
国家级30元,省级20元,市级15元,县级10元。
(二)、各类授课获奖,给予单独奖励。
国家级50元,省级40元,市级30元,县级20元,镇级10元。
(三)、期末和年度工作考核,按《教师校本教研工作考核方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