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猴痘病毒
台湾确诊猴痘病例情况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疾管署”4日公布,新增23例猴痘病例,其中21例为本土病例、2例为境外移入病例,相关高风险接触者45名。
依据统计,台湾自去年6月23日将猴痘列为第二类传染病,截至7月3日已累计确诊221例病例,包括206例本土病例及15例境外移入病例。其中,155例已康复、6例仍在住院治疗中、60例处于居家自主健康管理中。
猴痘怎么防?
预防接种 接种天花疫苗可诱导对猴痘的交叉保护,天花疫苗对预防猴痘病毒的有效率高达85%。在1980年以前,世界范围的天花疫苗接种有可能有效地限制了人感染猴痘病毒。在1980年,WHO宣布了天花的根除。此后,基本停止了接种天花疫苗。所以,我国40以上的人群普遍接种过天花疫苗,而40岁以下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是没有免疫的。
对于暴露后免疫,在可能接触猴痘病毒后,尽早接种预防性疫苗可以终止感染或显著减弱感染,不超过4天接种天花疫苗能防止发生猴痘;不超过 14 d 接种,能够减弱猴痘的严重性。在禁用天花疫苗的情况下,可给予痘苗免疫球蛋白作为暴露后的替代预防剂。
若无大规模接种疫苗的需求,实行非疫苗防控措施,隔离具有感染性的患者,比如,2022年 5月20日比利时采取病例自我隔离21天,以避免人际传播。
猴痘病毒传播途径是什么?
猴痘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
猴痘病毒的原因
(一)发病原因
猴痘病毒最早(1958)从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实验室的猴子体内分离出,当时被称为哥本哈根猴痘病毒;其后,发现非洲的其他动物,例如松鼠,大鼠,小鼠,兔类,豪猪和穿山甲等也可能是这种病毒的宿主,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猴及人类的猴痘病毒感染与天花在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上难区别,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有共同抗原,两者之间有很强的血清交叉反应和交叉免疫,故猴痘流行的时候可采用接种牛痘预防,猴痘病毒呈长方形,大小为200nm×250nm,可在非洲绿猴肾细胞中培养生长,导致细胞病变,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单层培养中能产生空斑,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产生类似天花病毒引起的细小痘疱病变,兔接种猴痘病毒仅产生皮肤病变及角膜炎,而小鼠脑内接种猴痘病毒可产生脑炎。
(二)发病机制
人类感染猴痘,主要通过被已感染的动物咬伤,或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猴痘病损而受染;通常由动物传给人,偶也可以发生人到人的猴痘传播,一般认为,是在直接的,长时间面对面的接触中,通过含毒的大量呼吸飞沫而传播,另外,猴痘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或病毒污染的物品,如衣服和被褥传播,不过,猴痘的传染性远远小于天花,故人间传播并不常见。
猴痘病毒的传染率和致死率如何
首先,猴痘病毒主要流行的地方,比较集中在中非和西非这些热带地区。在非洲之外,目前知道是2003年,在美国曾经有过一次暴发,但实际上也是从进口的动物传过去的。
所以我们普遍认为,有过中非、西非旅行史的人会是一个风险点。第二,假如你有接触过一些疑似的患者或者确诊的感染者,不管是他的家人还是医护人员,感染的可能性都是比较大的。
但是一般情况下,在那些非疫情暴发区或者是根本就没有患者的地方,这种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一般痘科的病毒,是一个自限性病毒,也就是说,它不会没完没了地一直感染下去,一般几个星期后感染者就会自愈。虽然感染后有一定的病死率,像猴痘病毒,一般它的致死率大概是在1%—10%之间,并不算特别高。
暂时来讲,咱们国家还没有猴痘这一方面病例的报道,我们也不需要太恐慌,但是也不要掉以轻心,做好外防输入的工作,配套的检测试剂也要陆续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