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库 > 热点文章 >

2023年中伏天是哪一天

| 怀健

2023年中伏天是哪一天

2023年二伏是7月21号-8月9号,共计20天。二伏是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是夏天最热的一段时间。

中伏是什么意思

中伏又称二伏:通常指的是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则中伏为10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六个庚日,那么中伏就为20天,今年是2021年,中伏大约就为20天。

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尤其是到了三伏这些天,太阳日晒足,热量比较集中,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所以说夏季就是有些闷热的,大家还是要注意防晒防暑为好。

中伏是最热的时候吗

中伏是最热的时候。三伏天主要分为初伏、中伏以及末伏,虽说初伏和末伏都比较热,但两者都不是最热的,三伏天中最热的应该是中伏。

此时由于地表的湿度在减少,而且每天吸收的热量比较多,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从而就会导致温度上升,民间有句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三幅”,这就意味着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的日子。

三伏天的养生方法

1、多喝热茶

伏天期间,大家出汗多,容易导致体内盐分和水分流失,因此一定要多补水。茶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所以夏天喝茶比喝水更解渴。

2、洗热水澡

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如果洗冷水澡,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因此,最好每天用热水洗澡,这样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利于消暑防病,而且能加快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

3、热水泡脚

夏季暑湿之气较重,湿气容易阻滞在脾胃,让人出现精神不振、胃口不佳等症状。而双脚作为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此时用温水泡脚的确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的脏腑机能。

但患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皮肤破损或高血压患者不宜足浴。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经期妇女也不宜足浴,如果足浴时感觉头晕要立即停止足浴。

4、做做艾灸

中医认为,“三伏天”施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施灸时适量出汗,体内的暑湿也随之排出。灸完后喝一些温水,身体会感到十分清爽。

5、适当出汗

夏天应“以汗制汗”,而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适当的运动还可以加强适应炎热气温的能力,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

三伏天养生误区

误区一、三伏贴包治百病

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中很重要的外治疗法之一,主要适用于治疗肺部、骨关节等方面疾病,以及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虚寒型体质等人群。孕妇、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湿热体质和皮肤严重过敏的人群都不适合用三伏贴治疗。另外,贴三伏贴需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和病症进行用药。

误区二、绿豆汤喝越多越解暑

绿豆是寒性食物,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酷热天气下,冰凉的绿豆汤成为不少人喜爱的消暑佳品。但大量饮用绿豆汤容易伤脾胃,尤其是阳虚体质、湿气较重、四肢冰凉、易腹胀腹泻人群都不宜多喝。

误区三、防暑不怕凉

三伏天里,很多人都只关注如何防暑,喝冷饮、吃冰镇西瓜、洗冷水澡......炎炎夏日里这些消暑方式好惬意,但过度贪凉容易损害机体功能。例如,外出大汗归来,毛孔正处于张开散热的状态,在空调冷气或凉水的冲击下,毛孔会迅速闭合,导致体内热量无法散发,甚至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而大量饮用冷饮,也会加重肠胃负担,引发身体不适。

误区四、伏天就要“以热制热”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有些人喜欢“以热制热”,通过促进身体排汗来达到消暑目的。体质虚弱畏寒、腰背和手脚易发凉、免疫力较低的这类人群,适合在三伏天用热水泡脚、喝姜枣茶、喝羊汤、晒后背、贴三伏贴等“热养法”让身体热起来。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以热制热”,内热体质人群如果采用“热养法”可能会导致上火,易出汗人群则可能因出汗过多引起心慌等不适症状。

误区五、最热时锻炼可提高耐热力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多热爱健身人群即使烈日炎炎也依然坚持锻炼,以提高身体耐热力,但大汗淋漓会损耗体力和津液,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要避免在户外过度运动,以防出汗过多导致血液粘稠而引发的心梗、脑梗等疾病。即使年轻人也需避开最热时段户外锻炼,以免中暑。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83
    c
    上一篇:2023中伏天一共有多少天 下一篇:末伏天最后一天是几号
    16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