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库 > 热点文章 >

立秋节气是2023什么时候

| 怀健

立秋节气是2023什么时候

2023年8月8日2点22分41秒迎来立秋节气,每年的立秋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结束,进入秋季。

随着立秋的到来,天气也开始逐渐转凉,气温逐渐下降。人们开始感觉到秋天的气息,各种秋季蔬菜和水果也开始上市。此时,人们也要开始注意保暖,适当增加衣物的厚度,以防秋季感冒的发生。

立秋节气的三候

在古代,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有“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的说法。

“一候凉风至”,是指“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也就是说,此时的风已经不是暑天的热风了,天气也开始呈现转凉的趋势了。

“二候白露降”,是指“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通俗点儿说,就是早晨大地上开始有雾气了。

“三候寒蝉鸣”,是指“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寒蝉开始鸣叫,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冷了,寒蝉之于秋天,就犹如布谷鸟之于夏天,都是一种信号。

立秋节气传统活动

1、祭祀土地神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2、啃秋瓜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3、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4、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5、摸秋

“摸秋”是苏北盐城地区的习俗,立秋之夜人们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俗话有曰:“八月摸秋不算偷”,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因为这是一个表示秋季丰收,人们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因此相互分享的习俗。另外,也有些地区的摸秋是在中秋之夜进行。

立秋养生需注意什么

1、养肝润肺

中医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2、降暑祛热

经过盛夏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立秋后,昼夜温差变大,再加上季节交替之时病菌滋生,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差者难以适应而容易感冒发烧。

此时要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

首先,可以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补充人体所需营养,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其次,可多饮姜茶,姜浸醋,喝绿豆汤,莲子粥,薄荷粥等降暑祛热。

3、防治“空调病”

夏季人体出汗多,肌肉毛孔疏松,吹空调时间过长,寒气都集中在腿上,秋天一到,不通则痛,就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严重者连走路都会觉得不舒服,尤其中年人,易出现骨头痛、腰肩疼痛等症状。

4、立秋后少吃秋瓜

立秋之后还要谨记“秋瓜坏肚”。不论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意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阳气。夏令大量食瓜虽不至于造成脾胃疾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5、立秋要预防感冒

立秋后,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因此,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专家提醒,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

立秋节气吃什么食物

第一样:要吃肉,秋天是要贴秋膘的,度过苦夏,大部分人的身体都在大量消耗,立秋时适当的吃点肉,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第二样:茄子,茄子是秋天的当季时蔬,口感软嫩,清香鲜美,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不管是女人还是中老年人,多吃好处多。

第三样:豆制品,俗话说“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

第四样:饺子,虽然要立秋了,但天气依然很热,毕竟伏天还没有结束,大家的胃口还不是特别好,所以老传统要吃饺子,做法简单,可以很好的缓解食欲不振。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83
    c
    上一篇:2023年立秋的是几月几号 下一篇:2023年立秋具体是几月几号
    167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