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边邂逅梦幻“荧光海”
9月5日凌晨,青岛出现梦幻荧光海,市民半夜争相打卡!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青岛海边邂逅梦幻“荧光海”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青岛海边邂逅梦幻“荧光海”
9月5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庆胜做客《民生在线》网谈直播间,围绕“打造现代海洋城市 引领蓝色发展未来”主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近日,青岛八大峡海域出现了“荧光海”,引来众多市民游客在深夜打卡拍照。针对这一现象,孟庆胜解释,“荧光海”是海里的夜光藻达到一定数量,细胞受到刺激时发光,海洋表层出现的荧光现象。夜光藻原生质为淡红色,藻体大量密集时呈红色,具有发光能力,在世界各海域均有分布。
近年来,青岛欢乐滨海城等胶州湾东岸区域建设不断完善,发展欢乐滨海城及周边区域滨海旅游产业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孟庆胜介绍,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青岛对胶州湾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制定了《胶州湾保护条例》,划定了胶州湾保护控制线。国务院也明确规定不再受理涉及胶州湾海域的围填海项目。在做好胶州湾保护的同时,青岛也在努力打造美丽胶州湾,相关规划提出了发展胶州湾东岸旅游产业。青岛市海洋发展局支持将胶州湾东岸段发展成集旅游休闲、交通门户、公共服务、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都市旅游景观岸线。近日,《青岛市邮轮游艇帆船码头专项规划(2023年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在欢乐滨海城区域规划一处预留邮轮码头、一处游艇帆船码头、一处帆船下水点。下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将依法依规做好对用海项目的服务保障和海域使用审批工作,推进海上旅游项目早日落地。
夜光藻简介
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隶属于甲藻门(Dinophyta)、甲藻纲(Dinophyceae)、夜光藻目(Noctilucales)、夜光藻科(Noctiluaceae)、夜光藻属(Noctiluca),广泛分布于全球近岸水域中。夜光藻包括两种类型:红色夜光藻和绿色夜光藻。红色夜光藻为纯异养藻类,只能以捕食的方式获取能量,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而绿色夜光藻体内共生一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藻,既可自养也可异养,仅存在于水温较高的南海。
夜光藻形态特征
夜光藻是一种体型较大的单细胞生物,近于球形,直径为0.2-2.0毫米。它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繁衍的方式类似于藻类,生活习性又类似于原生动物,所以又叫夜光虫。夜光藻可摄食的食物种类很广,可以吞食任何大小合适的颗粒,包括各种浮游植物、小型浮游动物、浮游动物的卵及鱼类的卵、浮游细菌、有机碎屑等。夜光藻拥有可以运动的触手和吞食食物及排出废物的胞口。其摄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夜光藻个体通过触手反复不规律屈伸造成水流的改变,从而将食物困在触手附近,在口沟附近的食物可能直接被水流送至口沟中,而离口沟较远的食物则被带有粘液的触手前端粘住,之后随触手颤动缓慢将食物转移到口沟中消化吸收。另一种方式是多个夜光藻个体分泌粘性物质形成粘性网,粘性网可以高效地粘住其他藻类和食物碎屑,之后再将这些网上的食物移至口沟中消化吸收。
夜光藻发光原因
在夜晚,夜光藻的细胞受到刺激时就会发光,船只划过水面时,船桨会泛起火星,船尾则拖着长长的光带,海浪撞击海岸也会产生磷光闪闪的浪花,因此又被称为“海上幽灵”或“海上鬼火”。每当这时,人们无不赞叹夜光藻神秘的发光功能。
夜光藻的发光特性与其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荧光素有直接关系。夜光藻发光的颗粒是一种拟脂蛋白,呈粉红色,当细胞受到刺激时,发光颗粒就开始收缩而产生淡蓝色的荧光。当夜光藻的数量在每升200个时,只能形成微弱的海水发光现象,而当夜光藻的数量达到每升1000个-2000个时,就会形成强烈的海发光现象了。
夜光藻有无危害
夜光藻本身无毒,但夜光藻的摄食会导致浮游植物丰度降低和挠足类浮游动物数量减少。夜光藻爆发时会产生大量粘性物质,由于对人体是否有害具有不确定性,不建议市民在夜光藻爆发期间下海游泳。夜光藻摄食有毒藻后,其自身并不含毒素,因此,会减弱有毒藻造成的生态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