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三年级的演讲稿
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春节三年级的演讲稿,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春节三年级的演讲稿1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要说这过年呀,还是在乡下有味道。_年我就在内蒙古乡下姥姥家过上了一个年味浓浓的春节。我到的那天才是腊月二十六,村里已经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年昧:好多家要杀猪,屋前支了一口好大的锅,热气腾腾的,好多人围着,可我不敢看。村头的大院里,正在夯年糕,也是热气腾腾的,我也扎进人堆里凑热闹。
女人们把一筐筐蒸好的糕粉倒在大石臼里,举起大木椎一下下使劲地夯。夯糕的人浑身冒着热气,把年糕夯得实实的。刚好的糕团还热乎乎的,不管是谁家的孩子,不管多大都给揪一块解馋。我也分到一块,一口咬下去,淡淡的甜,浓浓的香,粘着牙好半天舔不下来,又糯又有嚼头,真好吃!
年三十那天,家家门前的晒场上摆上了八仙桌。桌上摆着煮熟的公鸡,还有糕饼,老酒、干果什么的,点上香烟,拜祭先人,请故去的先人美餐一顿,也请先人保佑后人富足平安,这时是门前香烟缭绕,户户屋内佳肴飘香。
吃好年夜饭放鞭炮,不等天黑透,又放焰火,焰火还没放完呢,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了。堂屋中央生着一只旺旺的炭炉,炉上煨砂锅煮着茶叶蛋,满屋的香气。乡下过年人多气氛也好,闹腾了半夜,没一个孩子想睡觉的。不知不觉就到了钟点,小孩们忙着给老人叩头,大人们乐呵呵地给小孩子分压岁钱。这时候,才发现最小的小不点,已经歪在沙发上做梦了。
初一一大早,拜年的就上门了,我们一伙小伙子、小丫头,还有大黄狗,也出门拜年。这乡下的人情味就是浓,见了面不管是谁都亲亲热热地作辑打招呼。这是我最来劲的一次拜年。一次次叩头,一声声喊娘舅、叔伯,回来的时候,身上所有的兜全部是钱。
春节三年级的演讲稿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国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异常。在我的家乡,过春节时就有着别样的风情。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人们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寓意“甜蜜”,线面意味“长寿”,有祈求全家幸福长寿的意思。还要在门前备茶和糖果,在香炉里焚香。
初一这一天,每个人都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并在祭祀祖先的桌前烧香点蜡烛,祭拜天地祖先。在这一天,人们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果说了必须要用纸巾擦嘴。也不能吵架,或者是摔碎东西,万一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便要将碎的东西收藏起来,同时口中念着“岁岁平安”。
拜年是春节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小辈们向长辈拜年时,叩头并祝贺长辈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长辈们会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象征着好运。所以小辈们不能当着长辈的面拆开红包,这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时是不能吃粥的,是为了避免往后出门遇到雨。也不能扫地或往门外倒垃圾,即“财气外泄”。此外,还有很多禁忌,如:无论生活多么困窘,都不能到外面去讨债。大人无论怎么生气,也不能打骂孩子等。
春节三年级的演讲稿3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春节三年级的演讲稿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春节的习俗可多了!有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等等。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春联的种类很多,根据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等。“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在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在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在相应的地方。
去年的春节我们家还贴了一个倒“福”字呢。春节贴“福”字,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向往和祝愿“福气”、“福运”,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春节三年级的演讲稿5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我们这里,春节除了挂灯笼,贴对联,就是放鞭炮了。小孩总是先把鞭炮早早买起,等到除夕,初一到街上轰轰地放。
虽说放鞭炮也是种习俗,但我却不大喜欢。
过年如果没有鞭炮是显得冷冷清清,可是,几个十几个大炮一起放,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在火光里,大炮的声音振得耳朵都快聋了。我生性胆小,放炮时躲在房间里,等炮声过后,我朝四周探望一下,确定没人后才敢出来。但调皮的男孩又点燃一根小炮,一甩,就到了我跟前,吓的我脚一跳,又缩进了房里。
过年,少不了的要拜年,走进门说声新年好,红包有了,可桌上摆着的炮又不愿放,又怕别人说我胆小,犹犹豫豫了好一会才拿起一盒独自走到没人的地方,划一根,飞快丢掉,又逃命似的逃回去。
其实,鞭炮中也有我喜欢的,如大型烟花和拿在手里放的小型烟花,那就很好玩。大型烟花虽然有响声却不大。再说眼睛和心都跟去了绽放在天空的烟花里,哪还有心思听响不响。再看小型烟花,可以拿在手里,又不危险,还好玩。在夜暮下画出了兔子、小人、又写出了新年快乐。对于我这一类胆小的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新年玩具了。
听说放鞭炮,还有一个来历呢!在古时人们过年时会有一种名叫年兽的来吃人。人们为了预防年兽,就放炮,挂灯笼来驱赶年兽。这也是为什么每年过年都要穿红衣挂灯笼放鞭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