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红的大学校长毕业致辞精辟
最红的大学校长毕业致辞精辟篇1
今天早上我翻阅了毕业礼的典礼程序。当我见到毕业生名册上你们的名字,我按手其上,低头为你们每一位祷告。我祈求你们离校后,都能过着“不负此生”的生活。你们或会问,怎样才算是“不负此生”的生活呢?
首先,我希望你们能俭朴地生活。我过去的三至五年间,大家完成了大学各项课程,以真才实学和专业知识好好地装备了自己。我肯定大家都能学以致用,前程锦绣。但容我提醒各位一句:快乐与金钱和物质的丰盛并无必然关系。一个温馨的家、简单的衣着、健康的饮食,就是乐之所在。漫无止境地追求奢华,远不如俭朴生活那样能带给你幸福和快乐。
其次,我希望你们能过高尚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有很多阴暗面:不公、剥削、诈骗等等。我呼吁请大家为了母校的声誉,无比庄敬自强,公平待人,不可欺负弱势的人,也不可以做损及他人或自己的事。高尚的生活是对一己的良知无悔,维护公义,事事均以道德为依归。这样高尚地过活,你们必有所得。
其三,是我希望你们能过谦卑的生活。我们要有服务他人的谦卑心怀,时刻不忘为社会、国家以至全人类出力。一个谦卑的人并不固执己见,而是会虚怀若谷地聆听他人的言论。伟大的人物也不整天仰望山巅,他亦会蹲下来为他的弟兄濯足。
假如你拥有高尚的情操、过着俭朴的生活、并且存谦卑的心,那么你的生活必会非常充实。你会是个爱家庭、重朋友,而且是关心自己健康的人。你不会着意社会能给你什么,但会十分重视你能为社会出什么力。
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更不能以他们开的汽车、住的房子来作准,而是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所以诸位毕业会成为我校的代表。做个令我们骄傲的“中大人”罢!
在21世纪,全球的大学都有如处身于十字路口,因为在历史中,大专院校从来没有增长与膨胀得像现在那么快,而又像现在一般,忘其所以、失其导向。正当全球大专学生数目不断增加的时候,人们也前所未有地对大学教育的真正意义作出了重大的质疑。
正当在某些国家,大学被誉为推动科技与经济建设的火车头的时候,在另一些地方,大学却被诋为纵容精英主义和放任不羁的地方。那么大学教育,所为何事?
纽曼枢机曾经这样说:“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这种教育能给人以对自己的观点与判断的真理,给人以倡导这种观点与判断的力量。它教他客观地对待事物,教他开门见山直奔要害,教他理清混乱的思想,教他弄清复杂的而摒弃无关的。”
认清大学的价值和本质。
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更不能以他们开的汽车、住的房子来作准,而是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
我们也要弄清楚大学的本质:它并非纯粹是一座知识宝库,也并非单单是创意和创新的推动者。大学绝非一所职业训练学校,更万万不可沦为培育贪婪、自私、毫无道德和社会责任可言的人才的机构。大学不可能是排名榜的盲目追随者,更不可以被视为推动生产总值的引擎。
认识并带领你的时代。
今天你们毕业了,我送你钱穆老师的一番话“认识你的时代,带领你的时代”。
你们一个人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做学问,怎么做事业,我认为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条件,就是我们一定先要认识我们的时代。我们生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就应该在今天的时代中来做人、做学问、做事业。大部分的人不能认识时代,只能追随时代,跟着这个时代跑。这一种追随时代,跟着时代往前跑的,这是一般的群众。依照中国人的话来讲,即是一种流俗。每一个时代应该有它一个理想,由一批理想所需要的人物,来研究理想所需要的学术,干出理想所需要的事业,来领导此社会,此社会才能有进步。否则不认识这个时代,不能朝向这个理想的标准来向前,此即是流俗。流俗又如何能来领导此社会?所以每一个时代,不愁没有追随此时代的流俗,而时代所需要的,则是能领导此时代的人物、学术与事业。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个人主义抬头的时代。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体福祉,个人意见往往成为唯一能接受的意见。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不应只顾自己的利益,不要过于自以为是,而要学会多听别人意见,考虑各方看法,协力实现梦想。
这是一个资讯爆炸、是非难辨的时代。每日在网上流传的资讯,媒体发放的消息,为我们带来不少冲击。但事情往往不是表面看来那么简单,是非黑白往往需要仔细分析,深入了解。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独立思考。同学毕业后更需终身学习,有慎思明辨的能力。
这是一个利益在前,道德在后的时代。金钱、地位、权力,已经成为世人追逐的唯一之物,道德和价值观的培育,却渐渐被人遗忘。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但愿你们不要让利益掩盖良心,以厚德载物自许。我们所追求的,理应是较名与利更能持久的东西。
我盼望中大毕业生能虚怀若谷,以远大眼光,包容态度,带领我们的时代。我盼望中大毕业生能恪守道德,做好本份,不要为了个人利益,埋没良知。我盼望中大毕业生能认识时代,引领潮流,不流俗、不盲从,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知道满足,懂得感恩,贡献更多。
面前放着半杯水,你看到的杯子是半满,而非半空。你会明白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无论是健康、家人、爱人或者机会。你在这个年纪所拥有的一切,所获得的成就,是这个世界上许多人想也无法想像的。知道满足便会快乐。懂得感恩,你心中所念兹在兹的,就不是还想获得更多,而是贡献更多。你应努力回报社会,用你的时间、你的知识,或许有一天,是你的财富。到那时你会发现,奉献愈多,就愈富足。
“不要问香港可以为你做些什么,而是你可以为香港做些什么。”为自己和别人创造更多机会,献上更多关怀,你的烦恼反而减少。懂得感恩,你大概也是个包容的人。一天当父母开始双鬓斑白,记忆衰退,步履蹒跚时,你不会对他们抱怨挑剔,你会不离不弃的照顾双亲,为他们做饭洗脚。一天你有了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收入,或更高荣誉时,你也不会瞧不起老师,你会饮水思源,告诉别人他是我脚前的灯、路上的光。
有一天我们的社会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多少的挑战,你也不会离弃香港,不顾而去。你会尽你的责任为香港创造未来。各位,今天是值得我们庆祝并为之欣喜的大好日子,但不要忘记……这还是个应当感恩的日子。
各位毕业同学,在我的心目中大家都是我的儿女。当我诵念你们的名字时,我默祷你们都能不负此生。
最红的大学校长毕业致辞精辟篇2
各位敬爱的老师、可爱的师弟师妹,上午好!
感谢你们让我来分享生命中重要的时刻,这是我的荣幸!
毕业是结束,更是开始,从此你们将走进一个全新世界。在这样一个临界点,你们的心中,除了万丈豪情、离愁别绪,或许还有一点点茫然,对于未来的茫然。
历史是公正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境。我们毕业时,有单位、有宿舍,但没有选择的机会;今天,你们没有保障,但有选择的机会。你们中的很多人会感到两难:如果坚持理想,可能生活窘迫;如果迁就现实,可能与理想渐行渐远。未来的日子里,该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中寻找到平衡点、寻找到事业的起点?我想说,即便现实很骨感,仍然要努力实现丰满的理想。
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人生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拿得起放得下。
我的同班同学于川,1988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九十年代中期已经拥有一家规模可观的科技公司,在世俗的眼光中,他无疑是令人艳羡的成功者。但他却惊世骇俗地关闭公司,彻底回归文学梦想。也许是纪伯伦提醒了他: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为了挽回此前所有蹉跎的岁月,他以超常的真诚、勤奋、热情投入写作,转型的阵痛剧烈并且持久,他却甘之如饴,终于大器晚成,迄今已发表12部长篇小说、三部电视剧本,其中,小说《最后一个贝勒》20__年创造了影视改编授权费用的全国纪录,电视剧《青果巷》今年三月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播出,并获得广电总局首届年度优秀剧本奖,全国只有18部剧本获奖。
拿得起放得下是很难到达的人生境界,于川做到了,相信他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第二个故事是持之以恒。
我的好友孙维宁,1988年毕业于复旦新闻系,1991年自费赴美留学,临行前他说未来的人生目标是用英语写作。外人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度过那些漫长而艰难的日子的,也很难想象他经历过多少坎坷。语言不通,所有开支都得靠自己打工,但他矢志不渝,积极融入美国社会,在语言、文化上为理想做准备。20__年获得南加大电影学院编剧硕士,是这所美国顶级电影学院历史上第一位母语非英语的华人编剧硕士,并且他的一部英文电影剧本在好莱坞的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为他颁奖的是乔治卢卡斯。
孙维宁刚刚进入电影业时,好莱坞竞争残酷,中国电影在低谷徘徊,谁也无法预见未来。所有人都劝他,从事别的挣钱又快又多的行业,但他喜欢电影,并坚持下来,终于厚积薄发,等到了中国电影的爆发期。今天,邀请他写剧本的都是中国一流的电影导演。请记住他的名字,他的事业高峰远未到来!
第三个故事是听从内心召唤,做自己喜欢并且快乐的事。
说完两位好兄弟,该说我自己了。
我毕业就进了中国新闻社,那里寄予着我的青春与梦想,我也殚精竭虑付出了无数汗水,中新社传统业务有文字通稿、图片通稿,我率领团队发起并创立了第三个通稿业务—视频新闻,当时被互联网同行誉为最领先的视频新闻。20__年,我决定离开,许多好友劝阻我,你老大不小的,别折腾了!再说你那个位置还不错。我说:中新社有很多才华横溢的前辈,但他们退休时可能对自己的人生有遗憾,我不想重复他们的命运!
在体制内的无数个难眠之夜,我曾扪心自问:这是我想要的快乐自由的人生吗?
个人就像是机器上的零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华正茂、理想远大的青年熬成了中年,黑发熬成了白发,经历了多年现实的压迫和生活碎片的磨砺,理想逐渐模糊,碌碌一生似乎是命定的归宿,很多人认命了。但是我不相信!我喜欢北岛那句诗:“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但当我真的走出中新社那扇大门时,二十二年沉甸甸的努力似乎顷刻间化为乌有,而未来变得从未有过的模糊、不确定。妻子鼓励我说,以后成不成无所谓,只要你开心,大不了咱们用房子养老。
就这样,我走进了开心麻花。不久前有朋友问我,当时为什么敢于在四十多岁的高龄下海?我说,我对钱没有太多的欲望,下海本来是为了找乐,但找到的不仅是乐。
乔布斯说,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做我无比钟爱的事。
于川、孙维宁、还有我们那一届很多同学,无论多么坎坷,无论走过多少弯路,也许默默无闻,但都坚守梦想,都在脚踏实地地做着自己无比钟爱的事,他们是这个时代的脊梁。你们如此年轻,有着大把时间,有着足够多的选择,未来有着无限可能,还会担心骨感刺破丰满吗?那么,请勇敢地出发吧!
鲁迅先生认为,人类要经历生存、温饱、发展三阶段。现实人生中,每个人都在追求着,有人注重地位,有人注重财富,有人注重内心,有人注重形而下。在我看来,真相是每个人都试图从不同的路径探求人生的意义、理想和幸福感。
我想说说我的幸福感。每当开心麻花结束演出,剧院里响起观众潮水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我总感觉到一股暖流在体内激荡,眼眶不断湿润,难以言表的各种愉悦、幸福、感恩之情涌上心头,那种感觉是金钱、地位都换不来的,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所谓成功换不来的,因为观众就坐在对面,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他们的呼吸、他们的欢乐。
20__年4月,北京一位随时可能生产的准妈妈带着全套住院的行李走进我们的剧场;20__年6月,深圳一位准妈妈在看戏两小时后生女,发微博感谢开心麻花让她的女儿在笑声中来到人间;20__年12月,北京一位脑手术患者的最大心愿就是手术前看一场开心麻花;20__年1月,北京一对准备离婚的夫妻在看戏后私信演员,感谢开心麻花让他们明白了真爱,他们会珍惜彼此,携手以后的人生
生命有限,快乐永恒,传递快乐是有功德的,能给那么多朋友带来欢乐,不仅我们个人是快乐的,我们的人生也因此更有意义!我快乐,我存在!
我们同学聚会时常谈到一个共识:非常幸运在北大中文系接受了扎实的基础教育,虽然没上过一门经世致用的课程,但并不影响我们快速成长。因为北大教给了我们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严谨的学风、理性建设性的态度、人道主义的情怀,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走出校门时,经过古今圣贤思想、胸怀、境界的洗礼,我们的内心平和而充盈,无论顺逆、无论进退、无论宠辱,无论环境多么浮躁功利,都会不畏浮云遮望眼,脚踏实地为理想奋斗。
我想,你们一定一样在北大收获了你们一生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刚才你们喊出的“中情不渝,文载道义”、“学当儒林之冠,行为天下之先”,说得非常好。以后的日子里,北大将成为你们的精神家园支持你们勇敢前行。
今天,功利主义盛行,无数人间悲剧告诉我们,急于求成的功利主义是短命的、危险的,而理想主义是长久的、快乐的。只有坚定的理想主义者才能达到高远的人生境界!
就让理想主义的光芒驱散功利主义的阴霾吧,哪怕仅仅从改变自我开始,一个人的改变就会影响到一群人,一群人的改变就会影响到社会。这样的事,北大人应敢为天下先!
祝愿大家都能坚定自己的人生理想,无论经历多少坎坷,当然最好一路顺利,都能快乐地去实现梦想。再过四、五十年,回首往事时,会骄傲地说:我收获了圆满的人生!
最红的大学校长毕业致辞精辟篇3
诸位来宾,同仁,同学:本届毕业同学行将离校。离开学校以前诸位是受教育,国家每年要费一二十万金一个学生培植你们。离开学校以后,你们就得要为社会服务了。中国大学生较之他国为少,所以你们的责任格外重大。如美国每100人有16人是大学生,俄国5人,英国2人,我们则不过二千分之一。依教育部统计,自民国元年到民国32年,专门以上毕业生只12万人,加上民国元年之前,和民国33、34年,最多不会超过16万人,所以尚不过全人口的三千分之一。郑康成谓“才德过千人为俊”,则诸君皆今日之俊杰也。
诸君之责任可分为两方面而言之。一方面,诸君学有专长,毕业以后,各尽其所能,以贡献于国家。抗战时候如此,抗战以后亦如此。1940年八.九月间,英国Dunkirk撤退大军以后,德国大量轰炸。那时英国守军有训练者,只一军(Division)之众,飞机不过千架。那时RAF(英国皇家空军)能将德国轰炸机击退,丘吉尔所谓“Neverthere was in history so many owed so many to so few ”(历史上从来没有以这样少的人做出这样多功绩的)。而RAF制胜之重要因素,即为Radar(雷达)之发明。发明人乃一物理工程师RobertWatson Watt。
…… 以中国幅员之广,人口之众,百姓之穷,战时、建国到处需人。在遵义,吾人举目社会上应改进之事正多。比如,此间枇杷只是一张皮包了一粒骨,每一个学园艺果木的人应该自己负责起来,把它改良。此外,如人民衣着的褴娄,农夫依天吃饭,不讲卫生,以蚤虱之多,识字之少。所谓范文正公当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此是诸位份内的事,责无旁贷的。
诸位除掉了是一个专门有训练的人,为一个教员、学士、电机工程师、生物学家、果树专家而外,同时也是一个国民。所以你们既是大学生,也有比普通人民较大的责任。在现代世界,你们得认清三点:
(1) 知先后。军事第一,是我们现在的口号,此在战时各国皆然,夺取胜利。……抗战如此,建国如此,我们不能不分最要与次要。……小而言之,一个学校,一家公司,甚至一个人的作事、读书,统要有先后,然后能计划。《大学》里头第一章就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之所先后,则近道矣”。
(2) 明公私。在抗战时候道德堕落,这是古今中外一律的事。但若能赏罚严明,公私有别,则道德就不致十分堕落。……近来报上所载我国贪污之案层见迭出,甚至财政部总务司长王绍齐、直接税局局长高秉坊、中央银行业务局长这类人也竟监守自盗,舞弊上千万。诸君看了报自然莫不痛心。但是诸位要晓得,在有一个时期,这类作弊的人,也是和诸君一样,从大学刚毕业、极清白纯粹的大学生。因为贪污之层见迭出,所以一般人以为官是做不得的,财是不能发的,这可大错了。做公务员就是官,我们希望顶好的人材、顶廉洁的知识阶级去做官,惟有这样,公家的事才能办的好。中国那么穷,我们就希望大家绞尽脑汁来发明、办工厂、开农场、去发大财。惟有这样,国才能富,民才能强。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做官、能发财,但不希望你们因为做了官再去发财。为做官而发财,是没有不贪污的。……惟有公私分明而后贪污才能绝迹。
(3) 辩是非 。浙大过去的校训是:“求是”。我们应该只知是非,不管利害。此话说来容易,要实行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了。你们在出校门以前恐怕已经觉得是非和利害有时会冲突的。……。是否能把是非的观念放在利害的观念上面呢?君子、小人之别只在此一念之别。近世科学之能发扬到如今现状,就是因为先哲Bruno(布鲁诺)、Galileo(伽利略)等不避艰险,与中世纪宗教恶势力奋斗成功的。我们学术界事事落人之后,而史学尚足有表现亦是。古代的太史 能不避斧钺,秉笔直书。春秋时候,崔子杀掉齐庄公,齐太史就书“崔抒弑其君”。崔子杀太史,其弟继起而被杀者二人。但齐国太史均起而直书,使崔子没有办法。这种只顾是非,不顾利害的精神是每个浙大毕业生应该具有的。
最红的大学校长毕业致辞精辟篇4
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同学们一生中非常特别、非常重要的日子,你们将告别母校,踏上新的征程。作为校长,我祝贺你们,从北京大学这所伟大的学校顺利毕业,也为你们更精彩的明天祝福。
当初,你选择了北大,北大选择了你,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选择,从那时起,我们就拥有了共同的情怀。在北大的岁月里,我们一起欢笑过也心痛过,付出过也挣扎过,希望过也失望过,但却从未后悔过!回头望过去,这些喜怒哀乐,这些拼搏奋斗,都是通往未来的历练和基础。
今天,你们就要毕业了,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选择和转变的时刻!我们都感恩北大,但我希望你们记住,北大给予了你知识,给予了你能力,却不能代替你安排未来。未来需要你自己去探索,去适应,去质疑,去挑战,去创造!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也只有你们,才能够对北大的未来、中国的未来负责。
人们常把毕业典礼比作在大学的最后一堂课。作为一个“老北大人”,在分别的时刻,除了祝贺与祝福,我还非常希望,与你们一起分享几位北大人的故事。我知道你们喜欢微电影、微视频,我也试着做了一个。我希望大家从他们的经历中,看到并记住作为一个北大人所应有的家国情怀。
她叫樊锦诗,1963年从北大历史学系毕业,去了敦煌,在敦煌研究院做了几十年的院长,刚刚卸任,成为荣誉院长。52年前,也是毕业季,也是在燕园,这位来自上海,美丽、聪慧的毕业生,收到了一封家书,反对她去敦煌工作。她还是坚持去了,原因很简单,“已经答应了”。这一去就是五十多年。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位“敦煌女儿”,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世间风云如何变幻,一直守护着丝绸之路上的人类宝贵遗产,一直探寻着中华文化千古之谜。今天,作为世界著名的敦煌学者,她依然坚守在漫天黄沙的大漠深处。“同意去敦煌”,这一声轻轻的承诺,承载了一位北大学子半个世纪的社会责任和学术理想。
他叫张益唐,北大数学系78级学生,普渡大学博士。他自幼热爱数学,认为数学是美丽的,值得一生投入。张益唐的学术生涯艰辛曲折,一度曾没有固定工作。当他对孪生素数猜想作出巨大贡献、轰动全球数学界时,已经五十多岁了,还只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普通讲师。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对数学的梦想和热爱,与儿时一样,依然那么纯真、那么圣洁,从未改变。20__年,张益唐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这个大器晚成者的获奖感言是:不要盲目崇拜权威,要敢于挑战传统,对那些别人说不可能做到的事,要勇于探索,如果真正热爱,就永不放弃。
她叫吕植,1981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是北大保护生物学教授,NGO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创始人之一。很多年前,校园中就流传着她的故事。从读书时开始,吕植就跟随潘文石老师的团队,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风餐露宿,绿野追踪,进行大熊猫的研究和保护。她用出色的文章和鲜活的图片呈现出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环境的思考,被称为“一位保护人类未来的女科学家”。在北大、在荒野,她改变了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深深影响了其他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北大毕业生,他们的故事,一定会发生在今天毕业的同学们中间。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要坚守承诺、执着追求,要敬畏自然、担当责任。一辈子很长、也很短,眨眼之间就是三十年、四十年、半个世纪,人生的精彩,也就在这执着的选择和坚守之间。
北大,从来不只是一所学校,她是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寄托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这里,草地、湖水、山石、垂柳,都承载着动人的故事,润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梦想。北大,是新思想不断萌发和成长的学术殿堂,在这里,学者大师们为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呕心沥血,他们不灭的激情、不变的赤诚,塑造了北大,也激励着后来的北大人。北大,是探求真理、追求理想的圣地,从这里,人们开始塑造自己的人生,并用一生去理解、去实践:对责任的忠诚,对批评的坦荡,对创新的执着,对竞争的平和。北大,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谜,每个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过的人,都会在共同的经历中,揭开属于自己的谜底。
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同学曾写下了这样的留言:“如果生命是棵生长的树,青春就是开花的时节。如果一些人活着是在追寻肤浅的表象,是为世俗的浮华,是为心理与生理的需求,那么,这儿有人真正地生活过,他明白所有问题的答案。”
同学们,从明天开始,你们中的很多人将离开校园,进入真正的现实社会中。中国的崛起,给予了你们这代人无限的机遇,你们有广阔的舞台来施展才华。与此同时,在纷乱嘈杂的虚拟和现实世界中,也很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自我。我相信,北大不仅给予你知识、能力,更给予你价值和情怀,能为你带来心灵的平静,帮助你守正创新,走正道、扬正气,成为引领未来的人。
又一年盛夏,又一番别离。高高的博雅塔,凝望着一代又一代的北大学子,这是默默的祝福,深深的期待。
祝福你们!再见!
最红的大学校长毕业致辞精辟篇5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同学们刚才接受了拨穗,意味着你们正式毕业了!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对为你们的成长作出无私奉献的复旦教职员工、你们的家长和中学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近有同学问我,大学期间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我当时说,大学里难忘的经历有很多很多,但是最难忘的,不能告诉你。确实最难忘的不一定需要用语言表达,但它却始终藏在心底,给予你前进的力量。我想,你们每个人在复旦的难忘经历将珍藏于心,成为永远保存的复旦烙印,记载着你们青春年代的纯真与美好。
同学们表达了希望校长发表毕业寄语的意愿。我和同事们商量,借此机会,把“力当先行者”作为对同学们的毕业赠言。“先”是要“敢为天下先”,“行”是要付诸行动,“力当”是要去努力成就自己,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进步,努力担当。这是复旦人的使命。
从各位入学那一刻起,你们就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一校训,在“团结、服务、牺牲”的复旦精神,在陈望道老校长“好学力行”的愿望等复旦文化内涵熏陶下成长,逐步形成了胸怀天下、笃志报国的情怀。在追求真理、探索学术的治学环境中磨砺,塑造了独立思考、思想活跃的品格。经过若干年在复旦的学习,随着知识、才干、阅识的积累,你们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更深邃的智慧、更激越的情怀。有着如此优秀品质的复旦毕业生们,你们更要敢于成为先行者。
同学们,你们有了很好的起点,接下来要不断掌握成为成功“先行者”的规律。“先行者”重在“先”成在“行”。复旦人有卓越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和天赋,应该弘扬传承。没有“干别人没干过的事情”的决心,没有创新的思想,就不是先行者。同时,时代变迁给你们实现创新思想提供了越来越多实践机遇,同学们要对新的内容提出创新设想,行动起来,要干起来,养成“说了即干,干即有成”的良好习惯,成为真正的先行者。同学们要成为真正有贡献的先行者!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幸福的一代人,时代给了你们很多的机遇。当今的中国正走在复兴的大道上,正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无论你是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这都是极大的机遇。现在中国要以创新引领发展,逐步进入一个新时代。这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是一件大事,将会带来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刻变化。时代呼唤创新。创新不仅局限于科技创新,不仅是研发,不仅理论、科技、文化等领域要创新,经济、外交、社会治理等也要创新。创新的内涵覆盖我们未来的方方面面。同学们,你们所处的时代,创新将引领发展,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复旦人应当敢于成为创新先行者!
复旦120__年的历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行者,他们活跃在社会的方方面面,生活在世界各地。我们今天的毕业生来自全国五湖四海、世界各地,要延续复旦的优良传统,涌现更多的先行者。
同学们,复旦的学习生涯给予了你们成为创新“先行者”的潜质和能力。我了解到,你们当中有不少人将继续深造,而有一些同学在学期间则已经选择了科学研究的道路。药学院的李君同学,她从大一就开始跨学科科研训练,发表了多篇SCI论文,获得了去年“挑战杯”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物理系的姜嘉陈同学,对黑洞开展研究,毕业后将去剑桥大学继续深造。像他们这样的同学,已经在探索创新之路上迈出了步伐,很值得鼓励!
复旦成功的先行者为你们树立了榜样,今天给大家推荐两位在场的杰出代表。一位就是刚才发言的校友代表虞锋先生,他讲得非常好。我首先感谢像虞锋先生这样的复旦校友对母校的支持和回馈。虞锋校友在复旦学的是哲学,毕业后做过教师,在机关、国企也工作过,后来开始自主创业,在科技、传媒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他和马云创立云锋基金,主要关注于互联网、健康医疗等产业的创新。虞锋校友曾说,复旦七年的哲学生涯,影响了他对人生、对新事物、对世界的热情。我想,创新不会也不应该受到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的限制,而是非常开放的,更多是源于全局性、战略性、世界性的思考。再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我们的常务副校长包信和院士,也就是今天毕业典礼的主持人。他是复旦化学系的毕业生,去年又回到了母校。3个月前,他和他在中科院的团队的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十几天前,他去北极圈领回了国际天然气转化杰出成就奖。大家都知道,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正在被人类过度消耗,并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能源革命”迫在眉睫。包信和院士带领的团队经过十几年的钻研,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成功颠覆了煤化工领域沿袭近百年的传统费托合成路线,创造性地直接采用煤气化获得合成气,提出了未来天然气和煤等高效、清洁转化利用的新途径。我相信,这些科学成果将为人类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