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钟疫情毕业简单致辞稿
七分钟疫情毕业简单致辞稿篇1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是__二中、__中学20__届高三年级最后一次齐聚在美丽的二中校园,举行隆重的高中毕业典礼和成人仪式,与我们亲爱的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庆祝人生新征程的开始。
我提议,让我们先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们,感谢父母对的养育之恩与悉心呵护、感谢恩师对你们的无私教诲与爱心栽培!同时,我也希望你们把鼓励的掌声送给,祝贺你们承载着师长的嘱托与期望,顺利完成高中学业,成功迈入成年的跑道。
往事如歌,时光的流逝会冲淡许多记忆,但很多东西会在我们共同的记忆中永存。三年的高中生活,你们告别了青涩懵懂,走向成熟睿智;脱去了稚气迷茫,收获了自信与坚定。三年的美好时光,终于到了即将离别的时刻。纵有万般的难分难舍,我依然要选择用微笑目送你们奔向前方。从你们入校的那一天起,老师们便竭尽全力帮助你们实现羽翼丰满、展翅翱翔的这一天。无论未来的道路充满鲜花还是坎坷,希望三年高中生活带给你的,是永远的支持与动力。期盼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在同学们离开的时候到底该说些什么。最后,在众多关键词中我选择了“母校情深”、“善待生命”、“与坚持”和“勇气与执着”。
“母校情深”:“母校”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你们三年学习生活的一个场所,她更是你们从懵懂少年走向灿烂青春的驿站。在这里留下了你们太多的青春印记,镌刻着你们无法忘记的幸福与辛酸。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母校是一个只允许你说不好,但不允许别人随意指指点点的地方。25年前,我和今天的你们一样,从这里出发,踏上崭新的人生旅程。相信今天的你们和当年的我一样,__二中都将成为我们人生记忆中重要的一部分。当我们回望时,心中始终充满幸福与感动。你们的热情与执着,你们的才华与真诚,都将成为母校永远的印记。希望每一个独特的你终将成为__二中永远的骄傲!“临别依依,千言万语”。请大家再多看看我们的校园,和自己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们再多说几句心里话。希望你们带着自信、带着理想、带着甜蜜的回忆、带着二中学子“高自尊、有自信、能自律”的精神离开二中校园。母校是一支永远的乐曲,你们是放飞的音符,无论将来汇入哪一首歌里,都跳动着她的美妙旋律!请大家记住,无论你们身在何方,再远的距离也隔不断母校的牵挂;无论你们身处何时,再久的分别也冲不淡母校的惦念。母校是你们永远的家!我们在这里等你分享成功与喜悦,等你重温青春与梦想。
“善待生命”:在你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与事、是与非。希望同学们始终坚守二中学子品性纯洁、品位高雅、品行自励的卓越品格。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学富五车时,善待知识;富甲天下时,善待财富;功成名就时,善待声誉;位高权重时,善待权力。即便你只是普普通通的路人甲或路人乙,依然要善待我们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人的尊严!我相信,怀揣一颗善待生命的心,你们的目光会更加温暖,举止会更加优雅,笑容将更加灿烂!
“梦想与坚持”:梦想是什么,是一个目标,是一种动力,是长存心中的不变信念。梦想就是那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是我们最宝贵的力量所在。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想想五年后的你”。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热爱音乐创作的普通年轻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名叫凡内芮的朋友。一次聚会上凡内芮问他:“五年后你最希望看到自己在做什么?”他沉思了几分钟,开始告诉凡内芮:“第一,五年后,我希望能出版一张很受欢迎的唱片;第二,我住在一个有很多很多音乐的地方,能天天与一些世界一流的乐师一起工作。”凡内芮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算回来。如果第五年,你出版一张很受欢迎的唱片,那么你的第四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上合约。第三年一定是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第一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排练就位准备好。你的第六个月,就是要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好,然后让你自己可以逐一筛选。你的第一个月就是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工。你的第一个礼拜就是要先列出一整个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好了,现在不就已经知道你下个星期一必须要做什么了吗?”在之后的五年里,这个青年牢牢记着凡内芮的话,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年都在按照计划不断的努力着,终于在第五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每当我在最困惑的时候,我会静下来问我自己:五年后你最希望看到自己在做什么?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这个答案的话,你又如何要求别人为你做选择或开路呢?生命中所有选择的权力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
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梦想,二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为你们储备了时刻向梦想进发的知识、能力与品格,你们需要坚持的就是向着梦想的目标坚定地走好每一步。生命的意义始终在于:坚持梦想,永远向前!没有谁天生就是天才,也没有谁仅凭运气就能成功。《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她的第一本《哈利波特》的问世,是被出版商拒绝了十二次才最终出版;迈克尔乔丹上高中时曾多次在学校篮球队的选拔中被淘汰,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他输过几百场比赛,投失过几千次射篮乔丹的成功,并不是源于超乎常人的运动天赋或是令人艳羡的机遇,而是源于他不断地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努力让下一次的自己做出不同的改变。
“勇气与执着”:一个人面对生命的态度决定着他生命的成功与失败。总会有些时候,满心期待换来的却是失望或者彷徨,努力了好像总是看不见希望。你甚至开始不自信、不勇敢、不愿向前。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每当这个时候,希望你们能够鼓足勇气,再来一次!当生活的哨声响起,再一次选择责任与担当;再一次,为成长积蓄力量;再一次,为和追逐的梦想更近一步。勇气是一种力量,是人生潜能最有力的挖掘者;勇气是一种拥有,有了它,我们才能更好地开拓自己的人生。还记
七分钟疫情毕业简单致辞稿篇2
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要祝贺各位顺利完成学业,今天毕业了。还记得四年前在迎接你们的时候,我曾经说过,四年后有一个事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老师们都会变得更老,但是我们年轻学生会变得更加成熟。我这里说的“成熟”不是指那种丧失了纯真和热情的“左右逢缘”式的世故,而是指因智慧和知识的增长带来的冷静、理性和持重。或许,这才是毕业的真正含义。我们在座的很多人都有过相似的经历,所以我在这儿或许可以用我的经验来猜测一下大家现在的心情。
毕业,让你们对学校存有一份依恋,无论你在这里碰到的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毕业,也让你们对老师和同学,无论是你们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无论是你们仰慕的还是有一些非议的,都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毕业也会让你们兴奋不已,因为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然而,我更相信毕业后的“成熟”,会让你们在兴奋后对未来会心存忐忑、焦虑和隐忧,或许这就是金晓峰老师说的“伤感期”。
不知是哪位复旦学子留下的感言这样说道,“之于这所学校,我们只是沧海的一粟,而它的烙印却常相陪伴我们去到更多、更远的地方……”他(或她)用文字表达了对学校的依恋,但把自己的忧虑放进了省略号里。实际上,所有人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焦虑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开始对自己和这个社会都有所期许。美国心理学家在《少有人走过的路》这本书中写道:“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对一名知识分子而言,更是如此。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说,就像刚才阿拉法特·居来提同学所说的,你们已经成为一名知识分子。因为有人认为知识分子这个称号跟受教育的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我认为复旦人应当努力成为一名知识分子,因为社会对我们有这样的期待。所以我觉得,你们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来自于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以及来自于你们想要维护知识分子尊严性的考虑。
要守护知识分子的尊严,我觉得你必须对这个国家和社会负责、担当。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意味着社会对你,你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分子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当然应该用所学来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社会,为社会提供各种必要的具体的知识或者是精神文化产品。但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在社会狂热的时候保持着清醒,在社会失范的时候对大家提出警醒。毕业后,你们会接触一些新的现象或者各种各样新的观念,有好的也有坏的。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可能会经历处处碰壁的窘境,无非这个碰壁有大有小,甚至于你们中有一些人可能会被这种碰壁或者困难所暂时性地击跨,然后产生很大的挫败感。由此,你就会对这个社会产生种种质疑。如果你们对身边发生的一切,只是采用一种漠然麻木的态度去面对,或者反过来只是采用一种非常偏激或者冒进的方法去处理,都不可能有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好在复旦大学是一所开放的大学、包容的大学,学校竭尽所能为大家创造了接触广阔世界的机会,搭建了各种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你们可以在书院里面接触到不同的专业,不同理想的同学,你们可以在海外交流当中培养你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经过复旦的训练,现在的你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且初步习得了担当的这种能力,这就是复旦留给你们所特有的印记。
我想强调的是,责任不是空洞的。它是具体的,包括对自己、对家人。首先,是对家人的责任。刚才蔡彤先生分享了他和汪新芽女士的夫妻恩爱,以及他们为这个社会作出的贡献。责任是一种感恩,包括你对朋友、对陌生人,也许是一个普通的路人,或者其他你从来没有面对过的事情,乃至对整个国家、民族或者整个人类,所负有的大大小小的责任。我们不要以为一谈责任就是一件大事。不,很小的事情也是责任。一个人对责任的认定和履行实际上出自他的信仰和追求。作为知识分子,我们不能做一个冷眼旁观的批判者,更不能成为随意的解构者,而应当是负责任、有担当而又务实的建构者。这应当是复旦人的一种基本气质。
要守护知识分子的尊严,还意味着必须坚持理性,并且依理而行。理性对知识分子来说,是最最基本的。知识分子作为这个社会最敏感的成员,乃至作为社会的良知,在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大众苦难等等的重大问题上,理应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这个声音必须是理性、清醒、有说服力的,尽管在说的时候可以声情并茂,但是绝不可简单的情绪化。至少我相信,讨论一些重大问题的时候,从学理出发的研究和批判虽然不像某些言论那样高调,但是它具有更大的力量,那就是理性的力量。我相信经过复旦的多年训练,大家已经养成了一些基本的学术习惯,也就是说尊重事实的态度,缜密的思维习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大家不要随着毕业就把这种训练扔到脑后。将来,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这些训练对大家永远是有益的。
我也认为复旦校歌里所唱到的思想自由,就应该是一种自由理性,守护自由理性就是守护人类的文明和尊严,就是守护人类的真善美,守护人类的正义、良知、自律和真情,包括家庭的情意,夫妻的情意。知识分子应该是理性思维的楷模,守护理性就是守护知识分子的尊严,守护理性就是来创造一个大家都讲道理的社会环境。
知识分子要守护你的尊严,意味着你一定要进行独立思考。知识分子在本质上不是一个职业性的阶层,而是一个精神性的群体。知识分子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关怀。知识分子本着自己的道德良知和学术良知,怀揣着心中不灭的理想和信念,独立思考,对社会发声,对面临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无论是文化思想、科学技术,还是社会政治方面的——提出思想和解决方案。说到独立思考,它首先来自于独立的精神,体现在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人行亦行。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要求我们不是一味的抱怨这个社会或者是身边的环境。我常说每一个个体都是构成这个环境的一分子,对于所有的他人来讲,你就是这个环境的一部分。所以这个社会的好坏有赖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只有大家都保持独立的人格,用独立自由的理性精神进行思考,那么社会环境才能够不断的进步。相反,如果你对权势进行依附,对财富过度迷恋,对意识形态过度偏执,都会丧失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这样社会的发展就会丧失方向,就会失范。因此我们说知识分子能不能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学术和艺术独立的价值,守护自由理性的精神,维系着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和存亡。所以只有坚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我们才能够真正来赢得我们应有的尊严。
要守护知识分子的尊严,还要各位有道德自律和道德的勇气。知识分子有两种存在,一种是作为知性的存在,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是作为德性的存在。知识分子是一个知识人,当然首先是作为一个知性的存在,但它的更重要的德性的存在,对这个社会的影响会更大。道德从来就不仅仅是话语,而更是一种实践伦理;它不是高谈阔论的对象,是一种坚持正义的勇气。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如果想到种种利害,那么他就是那种假冒的知识阶级。我认为鲁迅所说的不顾利害就是勇于坚守公平和正义的立场,而不为利益或者权势所左右,这才是作为一名真正知识分子应该有的品格,也是他们应该被称为社会的良心的理由。因此,道德的自律和勇气就成为知识分子的又一个鲜明的品质。
自律和责任是相伴而生的,自律和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密切相联。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必须知道,选择自律当然是在对自己负责,但同时也为他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如果每一个人都不自律,肆意妄为,那么这个环境就会得到破坏,最后就会导致霍布斯所说的丛林状态,那么在这个状态下,丛林法则就会大行其道,这是非常恐怖的。那时候,人人焦虑,人人自危,人人失望。因此,日本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有过这样的论述,出人头地,追求成功可以;想过一个潇洒多彩的人生,也可以;但是那都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人生的目的是在于塑造高尚的人格。自律还与每个人心中的人生价值有关。从古到今有那么多的名人名家写了那么多的著作,那么多的思想家、哲学家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所以或许我们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够或者永远也不能够弄明白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希望究竟想过怎样一种生活。这一点,即使我到了这样的年龄,这个问题有时还是会困扰我。但是我们应该至少明白,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自律而不堕落,拒绝与社会的污浊同流合污;不要工于心计、明哲保身,放弃对人生价值的追问,或者对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的追求。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一句简单的话,爱因斯坦说过,不要去尝试做一个成功的人,但是要尽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说到这里我常常有一种担忧,如果连知识精英都为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堕落,并且慢慢成为一种风气,那么这个社会是真的有病了。因此,我认为道德的自律和勇气是我们守护作为知识分子应有的尊严的最后的底线。说到底,知识分子何为?知识分子就是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让这个社会也变得更加美好,而首先当然要让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和心灵变得更美好。总之,知识分子的职责是守护人类的基本精神价值,努力使社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首先要努力做到的是我们守护并且维持我们作为知识分子应该有的尊严,而这个尊严是靠我们的行为和态度来赢得的。
最后我想说一下复旦的校训,校训告诉我们,“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我的解读是,在我们心灵成长的不同阶段,要读一些不同的原典,这就是“博学”;要为心灵和精神而阅读,在阅读当中生活,把阅读当成一种生命状态和习惯,这就是“笃志”;读书要细,首先需要对文本进行精读,此为“切问”;知识分子应当心有隐忧,心存焦虑,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这就是我们校训当中所说的“近思”。我想校训不仅仅是在校内受用,而是使每一个复旦人,包括毕业生,包括我们的校友,使每一个复旦人的终生受用。在这点上,我想跟大家一起共勉,遵守我们的校训。
谢谢大家!
七分钟疫情毕业简单致辞稿篇3
亲爱的20__届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相逢又离别,归帆再起航。你们是幸运的,你们所处的时代,是国家蒸蒸日上、民族努力复兴的伟大时代;是我们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开放时代;是你们实现人生价值、施展才华拥有广阔空间和无限机会的美好时代。“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际遇,就像你们常说的那句——“我们不一样”。是的,不一样的是人生,但一样的是要拥抱人生!面对未来,你们一定有很多憧憬,或许也和当年的我们一样,有一些困惑,有一些忐忑,有一些迷茫。虽然我不能穷尽回答,但作为你们的师长,我希望你们:
要相信自己的学问。学问是学校能给你们的最易带走又最有价值的行装。学问能使我们生存。当走上工作岗位,你会发现,所有的知识和思维,都会在你用到的时候变成一种财富。学问能为我们解惑。走进社会,你会面临比选课更复杂的选择,比“是考研还是工作”更难做的决定。比如,面对怀疑和误解时,你是争辩,还是沉默?面对有意无意的伤害时,你选择针锋相对,还是宽容原谅?面对个人荣誉与集体需要的冲突时,又该怎样取舍?这些事情看起来小,却会因为不同的回答而决定你是否幸福。
生活的难题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希望同学们不回避、不害怕,不要忘记朱熹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把学问做进生活,让生命走进学问,在活生生的考验中判别冷暖、增进智慧,毕业不是人生学习的休止符,“毕业”的英文是“graduation”,这个词的词根蕴含开始、进步的意思,这是对毕业很好的诠释。让“学”“问”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态度,成为一种修行!
要秉持一种精神。每一种人生路都不平凡,都充满考验。人活着,需要一种精神。罗曼·罗兰说:“我尊敬思想,但是我相信有某种更高超的东西,这就是伟大的精神。”精神之所以伟大,因为它比任何思想都坚不可摧,它让你在顺境时清醒,逆境时不放弃;身居高位而谦卑,出入平凡而尊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就是__y精神——俯首躬耕而志在天下,特立__而开来继往!同学们,你们即将面临一个个未知,不必纠结于你的岗位是主流还是支流,工作地点是繁华的都市还是贫瘠的乡村,要坚信,奔腾的浪花一路向前,终究汇入大海;不要担心被世俗的尘埃蒙蔽,要坚定,你美好,世界就光明!就像里尔克写的那样:“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要坚守那份使命。或许有同学说:“校长,这个命题太大了!”不知你们是否想过,使命是什么?最近你们的一位学姐回校,她感叹,毕业9年后发现,自己一开始很多事情不会,做着做着就慢慢找到了感觉,甚至不知不觉走到了行业中央,成为中流砥柱。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她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和对初心的坚守。我听了以后很感动,我们年轻的校友已经开始思考使命。使命,最初就是一份热爱,但又不仅于此。
爱因斯坦说:“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而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当你的热爱与他人的幸福相连,它就变成了使命!当你在工作中为他人服务,这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使命之大,在于只看到自己不行、光靠一个人也不行,它需要一群人的担当,需要我们的心里装着别人的未来。心里装着父母妻儿,是对家庭的担当;装着学校,是对教育的担当;装着社会,就是对国家和人类的担当!同学们,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要拥有感恩的心。感恩,从不遗忘开始。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人最要紧的“首先应该善良,其次要诚实,再其次是以后永远不要相互遗忘”。在你们中间就有一位走出家乡却不忘家乡的彝族姑娘吉佐阿牛,她的家乡是国家极度贫困村,在离校之际,她收购了大量同学们即将丢弃的棉絮被褥,寄送给村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报恩家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下山不忘山,进城不忘乡”。感恩在于把爱传递,阿牛的感恩之心影响和带动了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自发加入这次爱心行动,让更多村民受益。
同学们,中华民族自古有“投桃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新时代的青年有义务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将之铭刻于心并化为行动。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智慧。感恩的根源是爱,是对这个世界的善意。愿你们带着这份善意,以乐观积极感染人,以真诚热情善待人,让身边的人因为有你而感到幸福,让世界因你的爱而变得更加温暖。
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它青睐所有勤劳、善良和有创造力的人。无畏艰险步从容,世间何处不登峰?衷心祝愿你们在新时代绽放属于你们的未来。最后,祝同学们前程似锦!
七分钟疫情毕业简单致辞稿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此时此刻,站在你们身旁,见证这个在你们的记忆里会永远难忘的时刻,我感到格外激动。四年前,你们来到这里,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20__级南大人;四年后的今天,你们又将带着这个名字再次启航,驶向新的人生征程。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毕业了!
回首往事,青春难忘。四年里,你们在“三三制”课堂上,悦读经典、对话大师,浸润人文精神、攀登科学高峰;四年里,你们在“挑战杯”赛场上,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时隔十年再次捧回“优胜杯”;四年里,你们在青奥会赛场,服务选手、接待外宾,用热情笑脸传递善心、播撒友谊;四年里,你们在小百合上,直抒己见、建言献策,用主人翁的精神,诠释南大人特有的忠诚、坚守、责任和担当。你们用青春年华中的四年光阴,为百年南大辉煌的历史增添了崭新的一页,谢谢你们!母校为你们点赞!母校感谢你们!
前不久我和一位年轻的院士校友聊天,谈到对学校的回忆,他说在学校所学的课程都渐渐地淡忘了,但是学校的文化却始终没忘,而且相信会伴随他一生。我问他印象最深的学校文化是什么,他说是南大的老师温和,学生谦和,学校祥和,还说在学校获得的谦和的品质让他受益终生。
校友讲的真好,回望南京大学120__年的峥嵘岁月,几经风雨,几多磨难,但是,凭借着众人的同心同德、和衷共济,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闯过激流,涉过险滩,劈波斩浪,勇往直前。这其中“和”的精神内核始终熠熠生辉。在校园里我们常常听到说北京的高校占据了“天时”,上海的高校占据了“地利”,南京大学依靠的是“人和”,人和在南京大学的发展中拥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就连我们的仙林教师生活区都被大家命名为“和园”。
在浩浩汤汤的中华文化中,“和”的观念扎根于最深层次的文化土壤中,承载着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渐发展成为绵延千年、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它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更寄托着千百年来我们对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对于祖国新一代建设者的你们而言,“和”不仅是国泰民安、河清海晏的和平愿景,更是代代相承的人文精神、是需要用一生去习得的生存智慧。
怎样真正达到和的境界呢?我想应从“家和”做起。古人云:“家和万事兴。”家和则兴、不和则败,正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同时,家庭作为社会中一个最小的单位,家庭内部的和谐又影响着社会整体的和谐,正所谓“一家仁,一国兴仁”。你们现在与自己的父母组成一个家庭;不久的将来,大家会有自己的爱人和孩子,这个家庭会变得越来越大,如何处理好家庭成员的关系,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而且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保障。与“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同样的道理,一家不和,又何谈建设和谐社会?
要重视“人和”。儒家强调人际关系“以和为美”,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目的就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和谐,并把这种普遍的“人和”原则作为一种价值尺度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伯牙与钟子期志趣相和、互为知音,才有高山流水的千古弦唱;廉颇和蔺相如敞开心扉、将相和睦,才有赵国的长治久安;前天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在南京大学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说中美两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互惠互利是和平稳定、共同发展的基石。我当校长十年了,这十年里最深的体会就是学校的快速稳定发展,离不开全校师生的人和、心齐。所谓“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最重要的是“心和”。心和就是要做到从容淡定,心平气和。明朝有一部著名的论述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的格言集叫《菜根谭》,其中有“只浑然和气,才是居家之珍”这样一句话,是说只有做到淳朴敦厚、保持和气,才是立身处世中最珍贵的东西。
可见,心平气和、从容淡定是多么的重要。我校历史上许多名师都是心胸开阔、虚怀若谷的人。与他们交往真有一种如沐春风、若饮甘泉的感觉。像我们的原代校长郭令智院士,对所有的人都是彬彬有礼、和颜悦色,十分尊重他人,从来没有对别人高声讲过话,包括对年轻的教师和学生。像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当了20__年校长,从来没有与人争吵过。两位老校长,加起来活了200岁,真称得上是“和为贵”、“仁者寿”的典范了。
同学们,你们就要离开校园奔赴远方,摆在你们面前的可能是更多的未知、更多的困难和更多的挑战,临别之际我还想对你们提几点期望:
要和而不争,学会包容。“和”是一种“包容”。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几千年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化的流传形象地比作一条大河。长江之所以能形成滚滚洪流,就在于中途有许多支流的加入,所以说“有容乃大”!从做人的层面说,也要学会包容,应该像水一般自然流淌,与人无争又能容纳万物。世事虽复杂,但有“容”则“易”。多一些包容,少一些争斗,我们的工作就会轻松些,交往就会简单些,身心就会健康些。有多大的包容,就有多高的境界;有多高的境界,就能干多大的事业。希望同学们能够领略万物同生长的自然之理,对他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豁达,以仁者之心去创造自己更美好的未来。
要和而不俗,勇于进取。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当今社会发展转型中的一些矛盾让某些庸俗成为“时尚”,成为“潮流”。人是应该为人和顺,但又不能无条件屈服于潮流,更不能与丑恶的现象同流合污。正如《菜根谭》所说:“做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世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它告诉我们,应该成为脱俗的人,但不能存有矫情流俗的心态;处世应该随着时世变化,但不要存有追赶时髦的念头。要拒绝庸俗,就要保持一颗进取之心。走出校园,你们不要停止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对于精神的追求,要志存高远、不要自甘平庸,要中流击水、不要随波逐流,要用青春的激情和朝气去实现“雄伟”的人生目标。
要和而不同,矢志创新。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原则问题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要做到“和而不同”,我们就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批判精神。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改革,就是希望通过个性化培养,激发和培养大家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潜质。当今中国,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党和政府正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说你们赶上了好时光。希望你们始终保持创新精神,不断开辟新的天地,不断成就自己的未来。
同志说,“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对于南大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
《论语》上有句名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仁爱之人,自己想要获得的功业也要帮助别人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地位也要帮助别人得到。这话极富哲理。因为事物都是相互消长、互为因果的。很多时候,人们因发展自己而成全别人,又因别人的成就而提升自己。如果狭隘地看待一己的成功,孤立地经营自身的利益,常常会迷失自己,也会失去被你造就同时也造就你的人。立人达人,讲的就是成己为人、成人达己的道理,就是要达到双方的成功、共同的繁荣。同学们,今天我的临别赠言是“和衷共济,成人达己”。
最后,祝福同学们工作顺遂!学习顺利!生活顺心!祝福大家爱情美满,家庭幸福,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七分钟疫情毕业简单致辞稿篇5
再有两天,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就要迈进考场,迎接已来到面前,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挑选,相信,这段时间大家一定都在心底为自己加油,力争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挑战!高考是人生中一次最丰富的经历,它饱含汗水、泪水和痛苦,因而刻骨铭心。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高考经历。(略)临别之际,我愿与大家一起再沟通探讨几个问题,并提出一些希望:
一、不读死书,要做富有情趣的人
同学们一入校,可能发现,我们的校园可不是一潭死水,学校经常组织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把你们培养成、塑造成富有情趣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凡学习一样新东西,都不可能只听听就学会的,学习也是这样,知识也不可能听听就会,需要深入进去,亲自动手,亲身体验,才能掌握。记得你们刚一入校,我就要求大家在高中三年必须学会做18件事,每人都要有一项特长,这样,不论你将来做什么,单位组织个篮球赛、联欢会啊等等,你都能上去露一手!周国平先生前段时间发表一篇文章:《在无趣的年代,还可以活得有趣》,他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在无趣的时代生活得有趣?他说:要有真性情!真性情指的是,一方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一方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现代人还说:有趣是一种软实力。在高端人群中,人们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是:这个人真有趣!那些有趣的人,比起一些有能力、有才智但了无生趣的人,多了一份勇气、智慧和深刻!所以,我希望从十八中走出的同学未来都是有趣的人!
二、不囿(you)常规,要做敢于创新的人
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中,各种事物都要有创新,有突破。创新能力从哪里来? 音乐、美术等一些艺术形式最能培养人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我们学校一直在坚持艺术特色教育,尽量让艺术的长处惠及我们的学生。今年复旦大学宣传片抄袭门,搞得沸沸扬扬,诺大一个又如此著名的重点高校,制作个宣传片还要抄袭东京行走在未来的希望大学的,引得无数人对教育提出了质问!所以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头脑中要有“敢于和别人不一样”的思想。大家学过政治都知道,世界上有许多种模式,像民主啊、立宪啊,在中世纪,英国独占鳌头,引领世界,然后是美国,很多国家纷纷学习它们,而法国当时有一个著名人物叫拉博·圣艾蒂安就呼吁:“啊,法兰西,你不要去学习榜样,你要去树立榜样!”可见,创新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多么地重要。
三、不惧环境,要做永不放弃的人
我们学校最近几年连续搬迁,环境可说是一点儿不稳定、和谐,但我们全体师生在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够团结一致,不惧怕恶劣的条件,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各项工作标准不降低,对学生做到了不放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可贺的成绩。今年103岁的杨绛先生说:“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我们正是靠着坚持、靠着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所以,无论你今后干什么,都请记住我们的校训:真诚向善,永不言弃!只有坚持,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和不足,将自己不断地推向一个个新的高度。
四、不浮于事,要做精益求精的人
今年五一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个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职业劳动者的故事,他们8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心怀理想,身怀绝技,爱岗敬业,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与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成为自己所从事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现在社会普遍浮躁,人们功利心严重,生活节奏也快,干什么都想走捷径,今天投入一点小钱儿,明天就想赚大钱,这种风气也影响到了我们的校园,有的同学今天早起了一会儿,多背了几个单词,明天考试就想得90分,如果没有达到,马上泄气不干了。其实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赚钱那么容易,世界上都成百万富翁了,如果取得成绩那么快,大家都成学霸了,还有谁能考不上大学呢?可那是不可能的,任何人没有艰辛的付出,没用持久的坚持,都不可能成功!瑞士制表匠,对每一块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对质量精益求精,制作时一丝不苟,孜孜追求完美,正式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表才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
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日本影片《入殓师》讲的是一个大提琴家下岗失业,到殡仪馆去化妆,他非常用心,一具具遗体被打扮得像活着睡着了似得,可以说他的这个化妆技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人们在纷纷给他好评时,他说:“当你做某件事时,你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交流。”因此,我们也要学习这种精神,高考来临,不急不躁,不反感、不惧怕,正常面对,发挥出做好水平,力争达到自己最高程度。考上学后,也要继续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以便以后能在找工作的大军中脱颖而出。一句话:“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做到最好,精益求精。”同学们,经过高中三年的磨练,你们已经成熟。
三年当中,你们勤奋苦读,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你们的身影,在“乐学、善思、勤奋、进取”的学风指导下,种下了理想,洒下了汗水,收获了知识,增加了智慧,为你们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你们即将要离开学校之际,还为母校赠送了纪念品,将来我们的新校建成后,我们要把它们安放在校史馆。为此,我代表学校对你们说一声谢谢,感谢你们为学校的发展所做的努力和留下的纪念,你们是母校的骄傲。为了表达对你们的感激之情,学校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个喝水杯子(谐音“一辈子”),上面有我们的校名、校徽和校训,愿好运伴随大家一辈子,愿学校的祝福跟随大家一辈子。就在今天上午,我们刚刚得到一个好消息:今年中招报名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人数又创新纪录,达到1670人!去年是1325人,44个考场,今年至少要56个考场了,录取比例达到1:4,即报考我校的学生4个中只有一位能上十八中。
可见,我们学校这几年社会声誉节节攀升,我们并没用大张旗鼓地做广告,这么多生源靠的是什么?是口碑!是我们每个十八中人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出来的。十八中的今天,有你们的付出,有你们的汗水,我们有理由相信,即将到来的高考,你们同样会从容面对,认真应对,你们一定会再创新的辉煌!十八中永远是你们的家,希望大家能常回来看看!母校会永远祝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