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高温可持续一周
江南华南多地高温可持续一周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高温猛烈,多地冲上40℃。本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高温天气将逐渐发展,南北方高温或连成片。今明天北方的高温仍集中在华北、黄淮等地,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北京东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等地将超过40℃。
高温如何预防中暑
一、减轻劳动或运动强度。根据高温天气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一天中气温的最高时间段进行户外工作或者运动。
二、多喝水但口渴后不宜狂饮,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体内盐分丢失过多,不及时补充盐分,易使体内电解质比例失调,导致代谢紊乱。最好是温开水、绿豆汤或含电解质的饮料。每天喝约1.5至2升水。
三、采取必要的防晒措施。需要外出尽量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着透气、散热的棉、麻或真丝面料衣服。
四、保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五、不宜大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若大量饮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六、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的代谢需要。
七、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八、忌受热后“快速冷却”。有的人脱离高温环境后喜欢开足电扇,或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九、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高温天气的危害
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
人体在过高环境温度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而发生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中暑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虚脱,是中暑最轻度表现,也最常见;热辐射,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导致下肢血管扩张,血液淤积,而发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晒,导致排汗功能障碍所致。
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在高温潮湿无风低气压的环境里,人体排汗受到抑制,体内蓄热量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闷热还可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高温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一定的影响。高温天气使人体感到不适,工作效率降低,中暑、患肠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等病症的发病率增多;因用于防暑降温的水电需求量猛增,造成水电供应紧张,故障频发;旅游、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尤其在农业方面,高温加剧了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高温少雨同时出现时,就会造成土壤失墒严重,加速旱情的发展,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同时,持续高温少雨还易引发火灾,不仅对生态环境会造成破坏,还会危及国家和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应对高温天气的具体措施采纳
1.关注天气预报和高温预警信息,当预报会出现高温天气时,应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尽量避免高温天气出门,尤其是在10:00—16:00 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若要外出,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带上充足的水等。
3.尽量穿浅色、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并做到勤换勤洗。
4.加强营养。除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外(食用鱼、肉、蛋、奶和豆类等)、还要补充必要的维生素(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西瓜等),并适量饮用淡盐开水、凉茶、绿豆汤等。
5.合理开关门窗。早晚凉爽之时开窗通风,白天尤其是中午时将门窗关闭。
6.适当增加午休,保障足够的睡眠时间。
7.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室内空调温度最佳应设在26℃~28℃。
8.及时饮水。高温天气人体会大量出汗,极其容易发生中暑或虚脱现象,要注意多饮水补充身体水分,但补充水分把握量少次多原则。
9.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十滴水、清凉油等,以备不时之需。
10.户外工作者应合理安排好工作时间,轮换作业、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高温天气的个人防护方式?
1、饮料补充营养
高温作业人员应补充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盐分,饮料含盐量为0.15%-0.2%为宜,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适当增加高热量饮食和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等。
2、个人防护
高温作业工人的工作服,应采用耐热、导热系数小、透气性能好的织物制作,根据不同的工种需要,还应配置工作帽、防护眼镜、口罩、手套、鞋盖、护等个人防护用品。
3、加强医疗防控
对高温作业工作人员应开展就业前和入暑前的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血管舒缩调节功能不全、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
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病,明显内分泌疾病(如甲亢)、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过敏性皮肤疤痕病人、重病后康复期和体弱者,均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三、组织措施
1、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严格遵守国家高温作业卫生标准,按照高温作业等级的方法和标准,对本部门高温作业进行等级和评价,一般每年夏天进行一次。
2.宣传防暑和防暑知识。
3.合理安排工作时,避免最高气温。交替作业,缩短作业时间。设立休息室,保证高温作业人员有从分开的睡眠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