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如何预防中暑
高温天气如何预防中暑
高温天气可以通过减少室外活动、多喝水、穿凉快衣服、使用空调风扇等来预防中暑。
1.减少室外活动:高温天气不宜进行室外劳作或者室外活动,尤其是在日照强烈的上午11时到下午3时。如果必须外出建议佩戴遮阳伞。
2.多喝水: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出现脱水,因此要保证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饮水量,出汗多的可以补充电解质水。
3.穿凉快衣物:穿凉快的衣物有助于身体散热,如果是外出时尽量穿浅色衣服,这样可以防止体内温度过高,引发中暑。
4.使用风扇、空调等降温:室内温度过高也会引发中暑,因此炎热的夏季安装风扇或者空调来降温是很有必要的。
夏季中暑很容易发生,因此不可放松警惕,尤其是家里有宝宝和老人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好防中暑措施,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高温中暑分类
先兆中暑
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轻度中暑
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8.5℃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且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课恢复正常。
重度中暑
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节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高温中暑的危害
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环境中发生中暑一般为具有热射病症状特点,由于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智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夏季防暑降温的安全小常识
一、入暑前要认真进行防暑降温设备的维修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能力,降低作业环境的温度。
露天作业场所,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尽量设法使工人避开强烈的太阳辐射热,尽量做到合理安排劳动时间。作业环境较为固定的,尽可能搭设凉棚或简易活动防晒棚。在通风不良的地方作业,必须设置足够的通风设备。作业时间不宜过长,每作业一定时间,要适当安排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
二、合理安排好高温作业工人的劳动和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缩短或避开高温环境下的作业时间,并保证高温作业工人有充分的睡眠;
加强个人防护,根据作业需要供给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帽、鞋、防护眼镜和隔热面罩,露天作业应给予笠帽;供应合理清凉饮料、含盐饮料。用量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必备必要的中暑药物;做好医疗健康检查,及早发现不适宜高温作业的工人,及时发现和处理中暑患者,以免发生事故
三、要采取各种形式宣传预防中暑的相关知识。
做好对工地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宿舍的通风,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露天、高温和高处作业人员提前做好预防性体检,发现不适者应及时调离高温或高处作业岗位,另行分配适当工作。
夏天喝什么降温解暑
夏天一般喝绿豆汤、金银花颗粒、藿香正气水等降温解暑。
1.绿豆汤:
绿豆汤,味甘,药性寒凉;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暑热烦渴、丹毒、痈肿、水肿、泻痢、药食中毒等症,为民间常用清热解暑、解毒的食品及要药。不宜与桑葚一起煮,脾胃虚寒者。
2.金银花颗粒:
金银花颗粒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组成,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可以治疗风热感冒,表现为头胀、头痛、咽喉红肿、咳嗽、痰粘、鼻塞流涕、口渴;还可以治疗咽炎、扁桃体炎、目痛、牙痛以及痈肿疮疖等问题。使用时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且要忌烟酒。
3.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主要由苍术、陈皮、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等组成。具有解表化湿(解除外感的邪气,祛除体内的湿邪),理气和中的作用。
适合用于治疗夏伤暑湿(夏季人体容易受到暑热和湿邪侵犯)或外感风寒、内伤湿滞(饮食过于寒凉等原因导致体内湿邪停滞)所致的感冒或胃肠型感冒,可表现为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乙醇过敏者禁用。
使用中药时,要在专业中医师看诊下进行辨证,做到合理应用。不要自行根据症状盲目加量、减量使用,也不可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长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