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库 > 热点文章 >

三伏天是如何确定的

| 锦伟

今日入伏

6月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不少人直呼“热度爆表堪比三伏”。这样的热度还在持续,今天(7月11日)我国正式入伏,这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

简要介绍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间(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天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亦指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之意。三伏的日期是由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海洋,空气潮湿,海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三伏天”高温、高湿”是我国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内陆地区距海洋远,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干燥”。

“三伏”与“三暑”(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均代表高温极端天气,时间轴和温度轴上的曲线表现基本一致:暑天来,伏天到;伏天消,暑将尽。古人之所以将一年中的极热天称“暑”,同时又找出了一个“伏”与之搭伴,除了文化含义外,另一重要目的是出于养生的考虑。

三伏天是如何确定的?

确定每年入伏的时间和三伏天的长短,需要按传统历书的计算方法进行细致的计算才能得出。但也可以用最简单的“夏至三庚”这 4 字的口诀来推算确定入伏的具体日期,即从夏至后的第 3 个“庚”日算起,初伏为 10 天,中伏为 10 天或 20 天,末伏为 10 天。

三伏天晒背是什么

中医有句话叫“冬病夏治”,就是“借夏势而为”。夏天时,太阳运行到了亨位,她把自己的热情倾泻而出,树木枝叶繁茂,人体的阳气也“大部队”出动。此时,身体血脉和经络畅通,它们开始做全面的“大扫除”,大量在秋冬积攒下的废物和毒素,随着汗液和加快的代谢功能排出体外。

三伏天身体毛孔打开,所以晒背之后最好在荫凉处避强风冷水,切不可进入空调房!像吹空调、吃喝冷的食物和饮料等,都是强行地关闭了身体的大门,不利于健康的东西排出去,反而有可能让寒气深入身体。晒完后如有“皮开肉绽”的疼痛,注意休息观察;当晚若觉汗黏,用清水沐浴即可,勿用刺激性的香皂等等。

三伏天的注意事项

1、注意“扶阳”

2、不要在室外打赤膊

3、不宜吃过多冷饮

4、不适宜大量进补

5、不要在中午11点至下午4点户外运动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83
    c
    上一篇:2023入伏天注意事项 下一篇:关于三伏天的日期计算
    160718